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标题包含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2年-1297年),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词人。 刘辰翁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中进士,历任国史院...查看更多
xpp_qi
去完善

译文
谁能知晓春天已经离去到了何处呢?既然相逢了,就让我们一起畅饮吧。少年时期那遥远的天涯之恨,如今却凝结在西湖的垂柳之间。不要回头看了,只有当细雨洒在断桥上,等待归来的人儿满面憔悴之时,春天才算真的结束。春风依旧吹拂,试问从前的桃花,还能认出那个曾经的赏花之人吗? 请你暂且停留下来,我们匆匆地为你准备些家常便饭。就像昨晚一样,我们再共度一个美好的时光。尽情地举杯欢歌,让酒水溅湿了我们的衣衫。不要愁眉苦脸了,你看那满头的白发,仿佛已经成了每一个相聚的人的标配。即将分别的时候,让我们握手道别。感叹一番谈论学术的心得,回顾一下我们的狂放与才情,这样的聚会何时才能再有一次呢?
xpp_qi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怎知他、春归何处?: 知,了解;春归,春天过去;何处,哪里。这句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了,不知道它去了哪里。 2. 少年袅袅天涯恨, 长结西湖烟柳: 少年,指青年人;袅袅,形容女子柔美的身姿或声音细长;天涯恨,流落在远方的哀伤之情;长结,长久地凝结;西湖烟柳,西湖边的柳树烟雾迷蒙。这句写出远离家乡的青年人在春天的西湖边怀有深深的哀伤。 3. 休回首, 但细雨断桥, 憔悴人归后: 休回首,不要回头看;但,只;细雨断桥,细雨中的断桥;憔悴,形容人面容消瘦,精神萎靡;归后,回家之后。这句意味着经历了风雨后的痛苦,回到家乡时的疲惫不堪。 4. 东风似旧:东风,春风;似旧,与往年相似。这句表示春风依然如故。 5. 问前度桃花, 刘郎能记, 花复认郎否:前度桃花,去年的桃花;刘郎,指唐代诗人刘禹锡;能记,还能记得;花复认郎否,花儿还能认出去年的人吗?这句暗示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重逢故人。 6. 君且住, 草草留君翦韭:君且住,请你暂时留下来;草草,匆忙;留君,挽留你;翦韭,割韭菜。这句是说匆匆忙忙地挽留你吃韭菜。 7. 深杯欲共歌声滑, 翻湿春衫半袖: 深杯,大杯子;欲,想要;共,一起;歌声滑,歌唱的声音流畅;翻湿,弄湿;春衫,春天的衣衫;半袖,袖子的一半。这句描述了唱歌饮酒的欢快场景。 8. 空眉皱, 看白发尊前, 已似人人有: 空眉皱,眉毛皱起;看,看着;白发,白头发;尊前,酒席之前;已似人人有,似乎每个人都有了白发。这句表现出年龄增长带来的焦虑。 9. 临分把手: 临分,临别;把手,握手告别。这句意为临别时握手告别。 10. 叹一笑论文, 清狂顾曲, 此会几时又: 叹,叹息;一笑论文,笑谈论文;清狂,狂妄;顾曲,欣赏音乐;此会,这样的聚会;几时又,何时再能相聚。这句表达了未来重逢的美好愿望。
xpp_qi
去完善
赏析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词。开篇便以“春归何处”引发疑问,借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无奈。接下来写年少时的美好时光,与西湖的美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意境。而“休回首”、“但细雨断桥”两句则是对离别场面的具体描绘,使人倍感惆怅。 下片则从挽留友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劝酒、歌声等细节表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深杯欲共歌声滑”句将酒宴的热闹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结尾处,词人以白发苍苍的形象出现,感叹青春易逝,友谊难得。全词情感真挚,用词简练,将离愁别绪表达得颇为感人。
xpp_q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是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在公元1278年创作的作品。这一时期,正值南宋王朝风雨飘摇之际,金兵屡屡犯境,国家危机四伏。刘辰翁作为文人士大夫,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 刘辰翁早年曾考取进士,却因故未被录用,仕途坎坷。他热爱文学,尤其擅长词赋。在与同年徐云屋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常常一起饮酒畅谈,抒发胸中的愤懑与感慨。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忧虑民生疾苦,却无力改变现实。 在这一背景下,刘辰翁创作了这首《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通过描绘与朋友共饮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在乱世中坚守信念、相互扶持的情感。同时,也透露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
xpp_q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