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
万石家声夸第一,清材更美姿容。笑谭落落与谁同。烟分丹篆碧,香泛小槽红。|<石云:“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共将清致敌西风。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家的声誉堪称第一,不仅是因为清廉的家风,还因为主人有着出众的外貌。他们谈笑风生,不知谁能与他们相比。烟雾弥漫,屋子里摆满了珍贵的古玩,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在屋檐下还有明亮的月光照耀,仿佛照亮了夜晚的黑暗。
已经计划好在中秋赏月时,天上突然布满了乌云,遮挡住了月亮。但人们还是一起努力保持着雅致的气氛,对抗着寒冷的秋风。仰头望向天空,仿佛能看到天上的玉兔,而这份兴致也让金制的酒杯发出声音。
去完善
释义
《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姚述尧注释如下:
1. 家声:家族名声;2. 夸:称赞;3. 第一:首位;4. 清材:品质高尚的人才;5. 美:赞美;6. 姿容:容貌;7. 笑谭:谈笑;8. 落落:开朗的样子;9. 烟分丹篆碧:形容烟雾弥漫,如红色的朱砂印章;10. 香泛小槽红:酒香四溢;11. 准拟:打算;12. 圆月:满月;13. 暮云:傍晚的云彩;14. 翳:遮盖;15. 晴空:明亮的天空;16. 清致:清雅的情趣;17. 敌:抵抗;18. 西风:秋风;19. 玉兔:月亮;20. 乘兴:趁兴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为“中秋夜雨”,作者姚述尧化用石敦夫的“窥檐蟾影白,照坐烛花红”描绘出万石家的才子佳人之间的清雅、潇洒风采。上阕提到家族世家的才情及美女佳人的美艳,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画卷。下阕则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被乌云遮住而失落的情景,希望以豪情壮志抵抗秋天的萧瑟。整首词既表现了才子佳人的清雅风采,又寓含了诗人在失去明月后的无奈与惆怅,使人产生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是南宋时期姚述尧创作的词作。姚述尧在南宋初期历任官员,并在士人中颇有声望。这首词作于南宋初年,当时他可能担任地方官员或文人墨客。
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阶段。在内,南宋与金朝的关系紧张;在外,由于蒙古的崛起,边疆局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南宋政府加强了对文人的管制,这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限制。在这个背景下,姚述尧的词作体现了他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敏感性和深度。
在这首《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中,姚述尧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晚,却突然下起大雨的场景。虽然原本期待的中秋月明变成了雨中景象,但他通过细致的文字,将这种变化转化为一种富有诗意的体验。例如,他将雨滴比喻为“银箭”,生动地描绘了雨水落地的声音,以及月色与雨水的交融。此外,他还通过提及“秋期负约”,暗示了自己对亲朋好友未能团聚的失望之情。然而,在这种失望之中,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