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暮小斋
布袜青鞋敝絮袍,松扉柴几小衡茅。
云酣才酿臈三月,梅吐又横春一梢。
炭为骤寒偏索价,酒因不饮懒论交。
穷年兀兀从人笑,未用多方作解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穿著破旧的棉袍和简陋的鞋子,生活在简朴的小茅屋中。
正值腊月的云彩和梅花争艳,它们的美丽令人陶醉。
突然的寒冷让人们更依赖木炭,不喝酒则懒得交际应酬。
年复一年,我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人嘲笑而不辩解。
去完善
释义
1. "布袜青鞋": 指布制鞋袜,表明作者的简朴生活。
2. "敝絮袍":指的是破旧且填充有棉花的衣服,这里作者以这样的穿着表达了生活的贫困与清苦。
3. "松扉柴几":描述的是小屋前的松树门和由木头制作的茶几,展现了山居环境的质朴。
4. "衡茅":是衡门和茅屋的合称,指的是简陋的房屋建筑。
5. "腊":即农历十二月。
6. "炭为骤寒偏索价":意思是因为天气突然变冷,取暖的炭火价格相应地提高了。
7. "交":这里指的是朋友间交往。
8. "穷年兀兀":形容终年都在贫穷困苦中度过的状态。
9. "未用多方作解嘲":不用费尽心机去辩解或自我嘲讽。
去完善
赏析
《冬暮小斋》是元朝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描绘冬日生活场景的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力,展现了诗人在冬日小斋中的日常生活情景。以下是诗的赏析:
首联“布袜青鞋敝絮袍,松扉柴几小衡茅”描述了诗人的衣着和生活环境。诗人身着简陋的衣物,居住在茅草屋中,展现出他的简朴生活和隐士形象。这一联通过对人物装束和环境特征的刻画,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云酣才酿臈三月,梅吐又横春一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腊月刚过,春天即将来临,梅花初开,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活力。这一联通过云、梅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炭为骤寒偏索价,酒因不饮懒论交”表现了诗人的生活困境。由于天气突然变冷,炭火的价格上涨,而诗人因为贫困无法购买;同时,因为不善饮酒,他也不愿与人交往。这一联揭示了诗人生活中的无奈和困境,体现了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尾联“穷年兀兀从人笑,未用多方作解嘲”表达出诗人的豁达与乐观。尽管生活中有诸多困扰和嘲笑,但诗人并不在意,也不需多费口舌为自己辩解。这一联传达出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表现出他的坚韧和傲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暮小斋》是元代诗人真山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暮色中小斋的宁静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冬暮小斋》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元代为1271年—1368年,而真山民的活动时期大约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因此可以大致确定,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这个时间段内。
在元代这一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矛盾日益尖锐,战乱频繁。与此同时,儒家思想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佛、道等宗教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真山民作为一位元朝文人,其人生际遇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他虽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考不中,只得游历四方,以诗为伴。这种经历使他对现实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较为深厚的哲理内涵和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这首诗中,真山民通过对冬日暮色中小斋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故园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孤独处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文人在面对社会动荡时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