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真定李侍郎新创流杯
不有浮觞乐,谁知爱客深。
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
自至疑仙术,虚来协道襟。
去留虽任物,斟酌孰窥阴。
阻挹斋中酒,空劳塞上吟。
清潭时一望,搔首莫能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那漂浮在水上的酒杯带来的快乐,谁能知道主人对宾客的深情厚谊?
他主动邀请我们品尝美酒如同当年的廉颇倒酒一样,带着那份效仿古代贤者的心情。
我们的到来让他惊喜若狂,怀疑自己遇到了神仙之术,而我们萍水相逢却心心相印,有共同的道义理念。
离开或者留下,我们都由自己的意愿决定,然而对于世事的权衡和思考,又有谁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呢?
无奈地放弃了斋中的酒,白白辜负了我在边塞的歌声。
时常望着清澈的潭水,挠着头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美好的景致。
去完善
释义
1. 不有浮觞乐:此处化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的场景,表达主人家热情好客之情。
2. 谁知爱客深:表示客人深深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和深情厚谊。
3. 投醪当席意:此句引用了战国时越王勾践鼓励士兵的故事,勾践让士兵喝下他亲自品尝的酒,以激励士气。这里用以形容主人对客人的热忱招待。
4. 修禊昔贤心:修禊是指古代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一种驱邪除疫的祭祀活动。此处用来强调主人公希望得到神灵庇佑,祈求平安。
5. 自至疑仙术:此句表达作者见到此地美景,仿佛进入了仙境,产生了怀疑自己的感觉。
6. 虚来协道襟:指远方的朋友因志同道合而来,一起畅谈人生理想。
7. 去留虽任物:描述自己在这个地方,任凭自然决定自己的去留。
8. 斟酌孰窥阴:指的是大家在一起相互关心,共同进退。
9. 阻挹斋中酒:表示自己无法尽情饮酒,有些遗憾。
10. 搔首莫能簪:此句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与惆怅之情,意味着时光已逝,无法挽留。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的唱和之作。诗人以“浮觞”起兴,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对饮之乐的喜爱。“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两句,诗人以古时的典故来形容这次聚会的高尚情操,既赞美了友人的慷慨好客,也表现了自己对古代先贤精神的敬仰。接下来的诗句则强调了此次聚会的美妙之处,似有神仙之术在其中,令人陶醉其中。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离别之时诗人不禁感到惆怅,表达了对自己不能久留陪伴朋友的无奈之情。最后,诗人以望潭而叹息的画面作结,传达出自己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朋友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次韵和真定李侍郎新创流杯》是北宋名臣韩琦(1008-1075)在公元1049年创作的诗歌。当时韩琦任河北西路安抚使,兼知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此诗为和诗,是和友人李侍郎的唱和之作。
在此时期,韩琦经历了宦海浮沉、边疆危机等复杂的政治环境。此前,他因力主抗西夏而被贬至地方任职,后又因为治理边疆有功而升任要职。在这首诗歌中,韩琦通过对李侍郎举办的流杯之宴的描绘,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饮酒赋诗,结交雅士,以抒发胸中壮志。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对韩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后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