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寒山寺 其七

标题包含
拟寒山寺 其七
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 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 警诫甚分明,愚耳终不入。 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心中存有善良和恶意,你应该早点去抑制这些恶念。 当鹅被烹饪时,它们会向人类发出悲鸣;狗死后,它们的灵魂仍然会哭泣。 这些警示已经非常明确,但愚蠢的人始终无法理解。 等到痛苦的后果成熟时,恐怕你会后悔莫及。
去完善
释义
1. "善恶生汝心":“汝”是“你”的意思,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区分善恶,心存善念。 2. "汝心宜早戢":“戢”是收敛、制止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应该尽早收住心中的恶念。 3. "鹅烹语告人":这句是比喻佛家的一种启示方式,即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启示世人,这里的“鹅烹”可能指的是“割肉饲鹰”的故事。 4. "狗死魂犹泣":这是说就算死去,也不能忘记曾经的过错,表达的是对生前行为的反思。 5. "警诫甚分明":“警诫”是警示劝诫的意思,这句话是对前面佛家启示的强调,意味着这种劝诫已经非常明确。 6. "愚耳终不入":意思是即使是愚昧的人也不会听进去这些劝诫,这是对人性的一些洞察。 7. "苦果一朝熟":苦果指的是恶行带来的后果,这里是在警告如果不听从劝诫,那么终将自食其果。 8. "恐君悔不及":这是告诫如果因为不听劝诫而遭受恶果,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拟寒山寺 其七”,是诗人释怀深以寒山寺为主题的诗篇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和对世人警示的关切。 首先,诗人通过“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这两句描绘出善与恶在人们心中并存的境况,并强调人们应该及早抑制和收敛内心的恶念,以免自食恶果。 接下来的“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则是形象的描绘了动物的哀鸣和痛苦,以此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痛苦的感知。诗中的鹅和狗象征着人类社会中各种无辜的生灵,它们可能因为人类的贪婪、自私等恶行而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 接着,诗人以“警诫甚分明,愚耳终不入。”表达出对世人的深深忧虑,尽管他极力警示世人要节制自己的恶行,但仍有很多人对这些忠告充耳不闻。 最后,诗人用“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对那些置若罔闻的人发出了警告,当恶行招致的苦果成熟时,恐怕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能迷途知返的期许,也是对世间正义的呼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寒山寺 其七》是南宋诗人释怀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大约公元12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金国、蒙古等外族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释怀深作为一位佛门弟子,他的人生际遇也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曾游历江南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一直致力于佛教教义的传播和研究,希望能通过佛法的力量来抚慰人们的伤痛,寻求内心的平静。 在这首诗中,释怀深以寒山寺为主题,表达了对宁静安详的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他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寒山寺的美景,同时又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传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与当时社会普遍的忧虑和不安相互映照,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