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卖花声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女子在乌江畔自尽,
战火烧遍了赤壁山,
将军在玉门关渐渐老去。
秦汉时期的忧伤,百姓受难,
有学识的人在叹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乌江:项羽在乌江自刎的地方,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彭城村乌江组。
2. 赤壁: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操的战场,位于今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3. 玉门关:古时候位于中国西北的重要关卡,现已成为历史遗迹,位于甘肃省敦煌市。
4. 秦汉:指秦朝和汉朝。
5. 生民涂炭:生民指百姓;涂炭比喻苦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借用了三个典故:美人的自刎(虞姬为霸王项羽送行而自杀)、火烧赤壁(周瑜与诸葛亮的火攻之计破曹军八十万)和将军的老去(年老在边疆的戍边将士),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深感慨和对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虽然满腹经纶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能发出无奈的长叹。整首词情感强烈,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道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吕·卖花声》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此诗大约作于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在当时的元朝末年,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张可久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文人,对此深感痛心。他的境遇亦颇多波折,时而怀才不遇,时而困顿潦倒,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