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金字经·胡琴

标题包含
金字经·胡琴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00-1290年),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乐府。他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诗人,生活在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他主要活动在江浙一带,与乔吉并称“双壁”。他的创作在元初颇具影响,至今保...查看更多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译文
雨滴敲打着窗前的竹子,泉水在冰层上流淌。一缕清风吹动着两弦琴。这幅画面让人想起了山水诗中的意境。就如王昭君在山水的怀抱中,哀怨地望着远处黄色的天空和流动的白云。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金字经:曲牌名,属于南曲羽调。 2. 胡琴:古代拉弦乐器,这里指弹奏胡琴的曲子。 3. 雨漱窗前竹:形容雨水打在窗前的竹子上的声音。 4. 涧流冰上泉:描绘山间溪流在冰面上流动的景象。 5. 一线清风:形容微风拂过,带起一丝凉意。 6. 二弦:指胡琴的两根弦,此处借指胡琴。 7. 联:即楹联,本曲中的一句可以与另一句构成一副对联。 8. 小山秋水篇:借古人笔下的秋水和山水景象来描绘眼前之景。 9. 昭君怨:借用昭君出塞的故事来表达思念之情。 10. 塞云黄暮天:描绘边塞地区黄昏时分天空中的黄色云朵。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赏析
《金字经·胡琴》是元代词人张可久的作品,这首词以“胡琴”为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首句“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以窗外春雨冲洗翠竹、冰泉流淌的景象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接下来的“一线清风动二弦”则形象地描绘了胡琴演奏时悠扬的音色和深邃的意境。而后通过“联,小山秋水篇”的联句,将读者带入到一幅山水画卷之中,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最后一句“昭君怨,塞云黄暮天”,则是通过对古代故事“昭君出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遥远边塞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字经·胡琴》是元曲作家张可久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元代,约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各种文化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尤其是戏曲和曲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作为元代著名的文人,张可久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曲作家。 在元代,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的加剧,民众的生活困苦不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可久将他的情感寄托在了音乐之中,特别是胡琴这种具有浓厚民间气息的乐器。通过胡琴的声音,他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菜大大Ac-031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