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天都能看到那美丽的琼树和后庭的花朵,每一步都如同金莲花般的美丽。这里的山水宛如画一般美丽,但美丽的景象却让人想起伤心的诗句。城墙上的夕阳和寒鸦,令人倍感苍凉。凤凰没有降临在空旷的台子上,燕子却在寻常百姓家飞翔。这世界的怨恨似乎已经填满了整个天地。

去完善
释义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注释:
1. 朝朝琼树后庭花:意指陈朝的宫廷生活繁华奢靡。琼树,喻指富贵的生活;后庭花,出自南朝陈后主《玉树后庭花》曲,后世作为奢侈荒淫的象征。
2. 步步金莲潘丽华:形容贵族女子的步态优美。金莲,古代妇女裹足的习俗;潘丽华,南朝齐东昏侯皇后,以其美貌与奢侈闻名。
3. 龙蟠虎踞:指南京的地形特征,亦常用来形容南京地势险要。
4. 伤心诗句多:形容在南京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伤感的诗篇。
5. 危城落日寒鸦:描述金陵城的苍凉景象。危城,形容城墙之高;落日,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寒鸦,冬天里的乌鸦,通常给人一种荒凉寂寥的感觉。
6. 凤不至空台上:化用“凤凰台上凤凰游”的典故,表达对凤凰不再降临的遗憾。
7. 燕飞来百姓家:燕子在普通人家筑巢,暗示了民生安稳。
8. 恨满天涯:表示对往事的遗憾和感慨之情弥漫在整个世界。

去完善
赏析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首句“朝朝琼树后庭花”和“步步金莲潘丽华”以萧皇后和潘玉儿这两位古代美女为例,她们曾是权贵们争宠的对象,但最后都成为了历史的过客。作者用这两个人物象征了繁华盛世的虚幻。接下来两句“龙蟠虎踞山如画”和“伤心诗句多”则揭示了金陵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同时也暗示了这座城市的命运多舛。最后四句“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整首诗以金陵为背景,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繁华的金陵城已沦为残垣断壁,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张可久感慨万分,写下这首《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此时正值明朝洪武年间,历经战乱的中华大地开始恢复生机,但人民的生活仍然困苦。张可久的仕途坎坷,经历了元朝和明朝的更迭,他曾参加科举考试,因屡屡落第而放弃功名,选择闲云野鹤的生活。在这首词中,他以湘妃的哀怨寄托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国金陵的怀念和对战乱给人们带来痛苦的忧虑。通过对凤凰台、长江、石头城的描绘,展现了金陵城的昔日辉煌,如今却物是人非,令人无限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