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秋怀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起那位宁愿放弃高位也要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严子陵先生,还有因为怀念故乡美食便毅然决然离开繁华都市返回故里的张季鹰先生,他们或许正在嘲笑如今四处漂泊无依、一事无成的我吧。

去完善
释义
子陵:东汉严光,曾拒绝官职归隐富春江畔垂钓;季鹰: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莼菜羹鲈鱼脍而辞官返乡。

去完善
赏析
整首小令结构紧凑,意象丰富且富有深意。开篇两句设问形式直接点明主题——人生为何如此劳碌?紧接着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画卷:“西风”、“驿马”、“落月”、“书灯”,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艰辛与孤独感的画面。随后借用李白诗句形容旅途艰难,并借景抒情表达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两字功名”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将个人遭遇与时间流逝紧密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却又不甘心就此放弃的心态。最后三句巧妙引用历史典故作为结尾,既体现了作者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的矛盾心理。全篇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充分展示了张可久高超的艺术造诣及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创作于元代,作者张可久正处人生暮年。他一生仕途坎坷,虽才华横溢却始终不得志。此时的他已看透官场沉浮,对功名利禄心生倦怠。在一个秋日的夜晚,西风萧瑟,月落乌啼,独坐书斋的张可久回首平生,感慨万千。面对镜中斑白的双鬓,想起严子陵垂钓富春江、张翰思莼羹的典故,不禁为自己漂泊半生而唏嘘感叹,遂写下这首充满人生况味的秋怀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