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客中九日

标题包含
满庭芳·客中九日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00-1290年),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乐府。他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诗人,生活在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他主要活动在江浙一带,与乔吉并称“双壁”。他的创作在元初颇具影响,至今保...查看更多
大野丝嘉
去完善

译文
天地间起起落落,无论贤能还是愚蠢之人都会醒来面对,古今兴衰成败无法逃脱。夜幕降临,寒气逼人,剑上的花儿在风中摇摆。我坐着沉思,心中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却又身在他乡。明天是重阳节,可以喝到美酒;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橙子金黄璀璨。登上龙山,西风吹过树木,发出声响,不觉间我的头发已经斑白如霜。
大野丝嘉
去完善
释义
《满庭芳·客中九日》 张可久 注释: 1. 乾坤:表示天地、阴阳。这里指代宇宙世界。 2. 俯仰:表示低头和抬头,形容时间的短暂。 3. 贤愚:指代各种人物,有贤能之人也有愚昧之人。 4. 醉醒:饮酒后的醉态与清醒,比喻人生的不同状态。 5. 剑花寒:宝剑上的寒气,比喻战争的气氛。 6. 夜坐:在夜晚独自静坐。 7. 归心壮:形容思乡之情浓烈。 8. 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9. 明朝:第二天。 10. 酒香:酒的味道醇厚。 11. 好景:美好的景色。 12. 橙黄:橙子金黄的成熟时期。 13. 龙山: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4. 西风:秋风。 15. 树响:风吹过树木的声音。 16. 鬓毛霜:头发变白,形容年老的容颜。
大野丝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满庭芳·客中九日》描绘了诗人张可久在重阳节这天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感慨。开篇“乾坤俯仰”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古今的沧桑变化,而接下来“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则表现出世态的无奈。夜晚独坐,剑花在寒风中闪现,衬托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 紧接着,“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描绘了重阳佳节的美景和欢庆的氛围,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未能消解诗人的愁绪。词的最后一句“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龙山的西风、树木的声音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词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大野丝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客中九日是元代词人张可久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元末明初之际,公元1350年左右。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期,元朝统治者逐渐衰落,而朱元璋的起义军已崛起并逐渐壮大,明朝的建立已然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张可久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词人,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期望能通过文治武功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然而世事如梦,命运弄人,他未能实现理想,反而因种种原因沦落江湖,漂泊异乡。在这首《满庭芳·客中九日》中,张可久以重阳佳节为背景,借“落叶满庭”、“断桥残雪”等意象,描绘出自己在异乡客中的孤独与无奈。 此外,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词人在作品中亦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字青天,红叶黄花小院”的景象,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寓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满庭芳·客中九日》这首词是张可久身处乱世,怀才不遇,心中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真实写照。
大野丝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