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他的人生充满了诗意和剑气,不拘泥于人生的顺境或逆境。他勇敢无畏,曾在江中斩杀恶蛟,又在云端射落猛禽。当他得意之时,他会嘲笑那些闲散之人;而当他遇到困难时,那些闲散之人则会嘲笑他。

去完善
释义
庆东原:曲牌名。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张可久同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先辈:前辈,指在德行、学问、技艺等方面值得尊敬的人。
韵:曲韵,指韵律、声韵。
诗情放:诗人的情感奔放。
剑气豪:剑客的豪气冲天。
穷通较:对贫贱富贵命运的计较。
江中斩蛟:江斩巨蛟的故事,表现了武艺高强的人物形象。
云间射雕:描述箭术高超的形象。
席上挥毫:形容文采飞扬。
得志:事业成功、地位上升。
失脚:指遭遇失败或挫折。

去完善
赏析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是元代词人张可久所作。这首词豪情壮志,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世事的感慨。通过对“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和“席上挥毫”三个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英雄的豪勇与才情。同时,也揭示了世态炎凉与人性的复杂,“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这句诗词既是对英雄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嘲讽,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可久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元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
张可久在年轻时曾担任过小官吏,但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愿迎合权贵,因此在官场中备受排挤,最后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也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民间生活的同情。
在这首古诗中,张可久以马致远的先辈韵为题,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感慨。诗歌中描绘了农村风光的美好,以及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这些都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表面的美好,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隐藏在背后的苦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