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

标题包含
【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
秋日湖上 倚吟篷,障西风十里锦芙蓉。照沧浪似入桃源桐,欠个渔翁。冰泉泻翠筒,玉液浮银瓮,罗袖擎金凤。团香弄粉,泛绿依红。 次酸斋韵二首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唤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离思二首 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露,搔首蜘厨。灯残瘦影孤,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香冷荼蘼架。旧游台谢,晓梦窗纱。 西湖晚晴 总宜船,绿情红意雨余天。盈盈皓月明如练,棹举冰田。神仙太乙莲,图画崔徽面,才思班姬扇。新诗象管,古调冰弦。 客中二首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锦缠头,粉筝低按舞〔凉州)。佳人一去春残后,香冷云兜。晴山翠黛愁,绿水罗裙皱,细柳宫腰瘦。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可久(约1200-1290年),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乐府。他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诗人,生活在南宋末期至元朝初期。他主要活动在江浙一带,与乔吉并称“双壁”。他的创作在元初颇具影响,至今保...查看更多
torocon2705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torocon2705
去完善
释义
【双调】:元曲曲牌名。 殿前欢:本曲的名称。 注释: 1. 双调:表示曲牌的调式。 2. 殿前欢:该曲的名称,通常用于描述宫廷前的欢乐景象。
torocon2705
去完善
赏析
【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 “西风落叶山容瘦, 霜冷烟波钓艇闲。 一声鸥鹭荐蓑衣, 秋水连天晚照晖, 仙侣同舟人共归。” 这首词通过对秋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湖上的所见所感。西风吹拂,落叶纷飞,使得山间景色显得有些消瘦。霜冻的湖面和安静的钓鱼小船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以一句“秋水连天晚照晖”描绘出夕阳下的美丽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那平静而宽广的水面。最后两句“仙侣同舟人共归”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在水上共度的美好时光。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秋日湖景画卷。
torocon270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是元代词人张可久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元朝时期,大约公元13世纪初至14世纪末。在这个时期,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元朝的兴衰变迁。在元初,他可能曾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但随着元朝逐渐衰落,他也逐渐淡出官场,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百态的描绘,反映出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 在元朝时期,虽然政治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但在文化方面却相对宽容,使得各种文化交流融合,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此外,元朝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也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因此,《【双调】殿前欢_秋日湖上倚》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张可久通过描绘秋日湖上的美景,抒发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奈与挣扎。
torocon270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