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二首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河上二首"司空图的古诗包含一些地名和一些具体的风物场景。以下是相关字词的注释:
1. "河上"指河中府,即今山西省永济市,为司空图的故乡。
2. "司空图":晚唐诗人,政治家,字表圣。
3. "惨惨日"表示暗淡的天色。
4. "将暮"表示即将天黑。
5. "驱羸独"形容诗人在年老体衰时独自出行。
6. "庄"指村庄。
7. "沙痕"描述沙滩上的痕迹。
8. "墟落"指荒凉的村落。
9. "风色入牛羊"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农田的景象。
10. "新霁"指的是雨后初晴的天气。
11. "田园"指乡村田野。
12. "禾黍"本指稻谷,这里借代金黄色的庄稼。
13. "沙村"是指位于河边或湖畔的村庄。
14. "平见水"表示河水平静可见。
15. "深巷"指幽深的巷子。
16. "鸥声"指海鸥的叫声。
去完善
赏析
《河上二首》司空图此诗通过对日常田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恬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全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傍晚时分乡村景色的宁静,沙痕、墟落、风色、牛羊等元素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乡野画卷。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展现的是诗人独自一人驾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乡村的景象,这本身便是对田园生活的期盼与向往的表现。接着,“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通过描述沙痕、墟落、风色和牛羊等元素,描绘出一幅恬静而又生机的乡村景色,寄托了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向往之情。
而“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雨后田园的喜爱,夕阳西下,禾黍丰收,这是多么美丽的田园生活场景。最后一句“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则再次描绘了宁静的水面和深巷中的鸥鸟叫声,使整幅画面更加完整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示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的生活愿景,让读者在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河上二首》是晚唐著名诗人司空图所作。这首组诗创作于公元9世纪末的唐末乱世。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战乱频发、民生艰难的背景下,司空图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描绘河上风光的诗篇。
当时的司空图已经步入晚年,他在朝为官多年,目睹了唐王朝的衰落和内忧外患的困境。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司空图深感自己无力回天,于是选择隐退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他关注自然山水,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慰藉。因此,这组诗既是对河上风光的描绘,也是对作者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