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四

标题包含
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四
堂堂先太史,一节贯初终。 况有寿母贤,切切唯教忠。 承家谅匪易,负任丘山崇。 可不日汲汲,仰希前哲踪。 敬义两夹持,师友交磨礲。 余事作诗人,毋颛锼句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是语文教师,擅长将古文诗意地转换为现代白话文。您的诗词我进行了如下转换: 堂堂正正的前代史官,气节始终如一。 更何况还有慈爱的母亲一直教诲我要忠诚。 继承家族重任不易,犹如背负着高山峻岭的重担。 怎能不每天都忙碌不停,以先辈为榜样? 敬重道义且警惕自己的行为,与师长朋友互相学习和激励。 别的事就当一个诗人吧,不要只专注于雕琢诗句的技巧。
去完善
释义
1. "堂堂先太史":这里指的是东汉著名的学者,史学家刘向,是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撰有《别录》,是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刘向儿子刘歆继承父业,撰写《七略》,两者都被后世尊为"校雠学"的鼻祖。太史指古代朝廷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的官员。 2. "一节贯初终":本句意思是品德节操始终如一,即刘向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 3. "况有寿母贤":寿母是母亲的尊称,这里借指刘向的母亲,这里赞美刘向母亲的德行与智慧。 4. "切切唯教忠":"切切"表示反复叮嘱,强调之意;"教忠"是教育人们要忠诚于君主和国家。 5. "承家谅匪易":"承家"继承家业;"谅匪易"确实不容易。全句意思为继承家族的学术事业和责任并不容易。 6. "负任丘山崇":"负任"承担责任;"丘山崇"表示崇高的责任。此句表达的是作者认为自己需要承担起传承刘向学术事业的责任。 7. "可不日汲汲":"日汲汲"每日不懈怠地努力。整句意味着不能松懈,每天都要持续努力。 8. "敬义两夹持":"敬义"恭敬的原则;"夹持"同时秉持。这句话的意思是既要秉承敬畏之心,又要坚守正义原则。 9. "师友交磨礲":"师友"指老师和朋友;"磨礲"磨砺、切磋。这句表达的是在与良师益友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提升的过程。 10. "余事作诗人":"余事"次要的事务;"作诗人"创作诗歌。这句话表示诗人认为创作诗歌在他的生活中是次要的事情。 11. "毋颛锼句工":"毋颛"勿过;"锼句"刻意雕琢的诗句;"工"精细,精美。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不要过分追求诗句的雕饰之美,自然就好。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首联“堂堂先太史,一节贯初终”是赞美王子文的家族传统和高尚品质,意味着他将始终保持忠诚和节操。 颔联“况有寿母贤,切切唯教忠”则强调了他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她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导他要忠诚于国家和社会。 颈联“承家谅匪易,负任丘山崇”表达了家庭责任的沉重和对国家事业的执着追求,强调了继承家风、勇于担当的重要性。 尾联“可不日汲汲,仰希前哲踪”是对王子文的鼓励与期许,希望他每天都能孜孜以求,努力成为像先祖一样杰出的官员。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王子文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尊重和支持的态度。同时,该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忠诚、敬业、孝道等传统美德的坚守和推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送王子文宰昭武 其四》是南宋著名文人真德秀的作品。该诗创作于南宋中期,具体年代为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 在这个时期,真德秀正处于他的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他在年轻时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才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获得朝廷的重用。直到嘉泰年间,他才逐渐受到朝廷的重视,并被任命为昭武县的县令。这一职位虽然不高,但对于当时的真德秀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真德秀所处的时代,南宋社会政治形势较为复杂。一方面,南宋政权虽然稳定,但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威胁;另一方面,国内矛盾不断,民生问题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真德秀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深感忧虑。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职位上为国家、为民众做些实事,因此在他上任昭武县令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赠给即将离开的王子文,表达了他对王子文的勉励和对国家、对民众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