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汤升伯
二十年前忝旧游,论交今日始从头。
我如潦尽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
夜雨几时重话旧,故山闻早共归休。
临岐赠别无他祝,莫忘邹陈为国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十年前有幸相识,今天我们再次成为朋友。
我像潭水般历经沧桑,而你像秋天的明月高悬。
何时在夜晚的雨中共叙旧情,回到故乡一起休息。
分别时唯一的祝愿是,不要忘记为国家忧虑,就像邹、陈两位古人那样。
去完善
释义
1. 潦:这里指雨后积水的低洼处。
2. 故山:这里指故乡。
3. 邹陈:这里指春秋时期的邹国和陈国,这两个国家都以贤能之士闻名,真德秀以此表达希望汤升伯能够为国家分忧解难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真德秀写给好友汤升伯的告别诗。首联回顾两人二十年前的交情,感叹时光荏苒;颔联用“潦尽寒潭水”和“天空明月秋”的形象比喻彼此的精神境界;颈联表达对未来重逢的热切期待;尾联告诫对方勿忘国忧,凸显诗人强烈的家国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汤升伯》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真德秀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时期(公元1195年-1224年在位),这是真德秀官场生涯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真德秀历任国子祭酒、给事中、权吏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受百姓和朝臣的尊敬。然而,他在朝廷中却受到排挤,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内忧外患,金兵不断南侵,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真德秀在政务之余,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安危,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抒发感慨的诗篇。
《别汤升伯》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