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曹晋伯令尹之官 其二

标题包含
送曹晋伯令尹之官 其二
此邑吾邻境,尝闻叹恨深。 有田尽增税,无楮可为衾。 愿布中和政,毋怀忿疾心。 归田当有日,好听宓生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个城市与我相邻,时常听到深深的叹息。 农田都被增税了,买不起被子来保暖。 希望推行和缓的政令,不要心怀愤怒与偏见。 我回归田园的日子,可以聆听子弦的美妙琴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曹晋伯:指曹泳,字晋伯,为南宋官员,曾任县令。 2. 令尹:古代诸侯国的官名,这里指县令。 3. 真德秀:南宋大臣,曾任礼部尚书等职,谥号为“文忠”。 4. 邑:城市或乡村。 5. 邻境:邻近的地方,即指曹泳即将赴任的地方。 6. 有田尽增税:农田都被增加赋税。 7. 无楮可为衾:连楮树都没有可以用来做被子。楮,一种树木,古代用来制作书写的纸张。 8. 中和政:中庸平和的政治措施。 9. 忿疾心:愤怒和不悦的心情。 10. 归田:辞官回乡。 11. 宓生琴:宓子贱弹奏的琴,喻指清高的志趣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送曹晋伯令尹之官 其二》中,真德秀以亲切的语气描述了与诗中的地点(“此邑”)的关系以及该地的情况。他提到当地居民的痛苦,土地被重税压迫,生活艰苦,甚至连被子也无法保证。诗人寄予了对曹晋伯的美好期望,希望他能执行中庸和谐的政策,消除当地民众的痛苦。同时,真德秀还暗示如果曹晋伯治理得当,那么他在将来就可以回归到田园生活中,过上安定的日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公正、和谐的政治理想的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曹晋伯令尹之官 其二》是南宋诗人真德秀于嘉定十年(1217年)创作的送别诗。该诗通过对曹晋伯赴任过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当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在嘉定年间,南宋正处于金国的压迫之下,国家危机四伏。作为南宋的爱国志士,真德秀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云的诗篇,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真德秀与曹晋伯交情深厚,他们曾在政治、学术等领域有过密切的合作。在这首送别诗中,真德秀表达了对曹晋伯即将赴任的担忧,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综上所述,《送曹晋伯令尹之官 其二》这首诗歌是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创作的,真德秀在这一时期密切关注国家命运,并通过与曹晋伯的友谊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