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外舅转官

标题包含
贺外舅转官
黄山桃李閙春风,曾见先生化育中。 经界力行师孟子,井田有意复周公。 几年凋俗成佳邑,一旦新纶赏旧功。 明主已知材智美,渭川行起钓璜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黄山的桃李花,我曾在这里目睹先生在教导学生们的辛勤耕耘。他效仿孟子的教育方式,尽力推行井田制,颇有周公正治天下之意。经过数年的努力,这荒凉之地已经成为美好的村庄。就在此刻,新的政策表彰了过去的老功,英明的君主已经了解先生的才干和智谋。如同渭水边上的姜太公,现在应该召唤这位贤者前来一展抱负了。
去完善
释义
1. 黄山:指徽州地区,是诗人生活的地方,这里借代指徽州一地的风土人情。 2. 桃李:此处表示地方百姓。 3. 闹春风:意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4. 化育:指教化育人。 5. 经界:古代丈量土地的一种方法。 6. 孟子:战国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 7. 井田:一种古代的农耕制度。 8. 周公: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9. 凋俗:指荒蛮的习俗。 10. 佳邑:好的居住之地。 11. 新纶:新的法令。 12. 赏旧功:奖励过去的功绩。 13. 明主:英明的君主。 14. 渭川:古水名,位于陕西省中部。 15. 钓璜翁:喻指有才能的隐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贺外舅转官”,表达了对外舅升职的庆贺与期许。首句通过描绘黄山的桃李花繁荣景象,烘托出春意盎然的氛围,同时也象征了外舅在当地的影响力。第二句则强调其教育的意义和成果。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孟子和周公这两位古代先贤来比拟外舅的品质与智慧,体现了其出色的治理能力和仁政思想。 诗的后两句表示外舅的努力使得当地的风俗有了很大的转变,成为了一个美好的地方,这一成就也得到了新的任命的认可和赞赏。最后的两句表达的是对外舅未来发展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更高的位置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如同姜子牙在渭水边被文王发现一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赞美之情,突显了外舅的才智、品德和人格魅力,以及对他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隐含了对他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在更高的职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造福百姓,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贺外舅转官》,是南宋诗人真德秀在公元1200年左右所创作。在这段时间里,真德秀生活在宋朝晚期,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朽,皇帝昏庸无能,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然而,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德秀对外舅转官的喜悦之情,这表明他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贡献,可以改变社会现状和国家的命运。 真德秀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智慧,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直到晚年,他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院大学士,这是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才华得到认可的体现。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在宋代,官员之间的交往和互赠礼物是很常见的,这首诗就是真德秀为了祝贺外舅转官而创作的。这种传统的礼仪文化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家庭和友谊的重视,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社交方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