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来青馆
客梦成时夜向阑,幽泉挟雨响潺潺。
清魂便觉超尘世,何况真栖岩石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梦境成为现实,夜幕即将结束;静谧的泉水伴随着细雨声不断流淌。在这宁静的时刻,灵魂仿佛脱离了凡尘俗世,更何况是真正居住在岩石之间呢?
去完善
释义
1. 题:题目的意思。来青馆是诗人在旅途中借宿的地方。
2. 真德秀:南宋诗人,字景元,谥号文忠公,世称西山先生。
3. 客梦成时夜向阑:夜晚将要结束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4. 幽泉挟雨响潺潺:这里描绘了夜深人静、小雨淅沥的环境氛围。
5. 清魂便觉超尘世:诗人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的灵魂仿佛脱离了世俗的困扰。
6. 真栖岩石间:真正地生活在山石之间,体现了诗人向往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客梦”开头,将读者的思绪引入一种诗意的世界。“夜向阑”意味着夜深人静之时,这种寂静使得诗人更容易进入梦乡,而在梦中实现他的理想。接下来的“幽泉挟雨响潺潺”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雨水与泉水交织在一起,发出和谐的声音,为诗人的梦境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
紧接着的“清魂便觉超尘世”,是诗人从内心出发,对自己灵魂的一种期许。他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像清泉和雨水那样清澈,摒弃世俗的烦恼,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的“何况真栖岩石间”则是对这种向往的最直接表达。在深山之中,岩石之间,诗人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远离喧嚣的社会,实现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来青馆》是南宋诗人真德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真德秀当时任临安知府。
在嘉定年间,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外部,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形成巨大压力;内部,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在这个背景下,真德秀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深感忧虑。他在任期间,积极整顿吏治,改革弊政,力图振兴国家。
真德秀在这首诗中,以“来青馆”为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这个国家的未来能够像诗句中的竹子一样,坚韧不屈,茁壮成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