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景云 其一
锟铻切玉烂成泥,妙手镌铜亦似之。
若会此机来学道,石槃木钻有通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把坚硬的锟铻切割如同泥土,巧妙的手艺镌刻铜器也如此相似。如果了解这个道理来学习道理,那么石头和木头也能变得通透易懂。
去完善
释义
1.锟铻:即锟铻刀,古代的一种宝剑名。这里借指好剑。
2.切玉:形容刀剑锋利,可以切割玉石。这里指磨刀石。
3.烂成泥:将磨刀石磨碎成为泥土状。这里形容磨刀石的损耗程度。
4.镌:雕刻。
5.铜:古代用于制作镜子等物的金属。
6.若会:如果领会。
7.此机:此处指磨刀石磨刀的过程。
8.学道:学习道理,理解道理。
9.石盤:磨刀石。
10.木钻:钻孔的木棒。
11.通时:通达事理之时。
去完善
赏析
《赠吴景云 其一》是南宋真德秀创作的一首寓理诗。首联“锟铻切玉烂成泥”以“锟铻”(即宝剑)切割玉石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宝剑在切割过程中与被切对象相互交融的情景。次联“妙手镌铜亦似之”则通过描述高超的技艺加工青铜器的过程,进一步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颔联“若会此机来学道”中,诗人以此为契机,转而谈论悟道之事。要领悟道之真谛,需洞察万事万物间的紧密联系及共同规律,正如宝剑、雕刻工匠及其所创造的作品之间的联系一样。而“石槃木钻有通时”则寓意着只有参透这种联系与规律,才能领悟道之精髓,达到事物的相通之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吴景云 其一》是南宋诗人真德秀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这一年,真德秀时任知府,时年54岁。作为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真德秀以儒家经世致用之学著称于世。在政治生涯中,他主张改革弊政,严惩贪污腐败,振兴国家经济。然而,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与支持,反而遭受到排挤和打击。
嘉定年间,南宋国势日益衰弱,边疆危机四伏,内部矛盾重重。真德秀在担任知府期间,虽然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却无力改变现状。在这种背景下,他与好友吴景云相互勉励,寄情山水,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赠吴景云 其一》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真德秀以翠竹为喻,赞美吴景云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忧虑。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也传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