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岳相师

标题包含
赠岳相师
平生惯读横渠铭,不读许负天纲书。 穷通欢戚若有二,天之玉女元非殊。 但应内省无所疚,何必从君问休咎。 北窗燕坐寂无言,时听幽禽哢晴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南宋名臣、理学家,被誉为“闽学四贤”之一。 真德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他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中进士,历任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都在阅读张载的名言,未曾读过许负的天命书籍。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快乐还是悲伤,仿佛都有各自的定数,这是上天的旨意,而非人力的结果。我们应该向内反思自己的行为,只要内心无愧,又何必去询问他人的吉凶祸福呢?在北窗下安静地坐着,享受这静谧的时光,偶尔听听小鸟在晴朗的白昼中欢快地歌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横渠铭:指北宋张载所作《横渠语录》。张载,字横渠,北宋理学家,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哲学观念。 2. 许负天纲书:古代一本预测命运的书籍。许负,古代著名的女相士,善于观察人的面部特征以推测其命运。 3. 穷通欢戚若有二: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的困苦与通达、快乐与悲伤看起来似乎有差别,但实际上可能并无本质区别。穷通,即困厄与通达;欢戚,即快乐与悲伤。 4. 天之玉女元非殊:这句话表示,天生的资质与智慧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玉女,这里指的是像张载这样的哲学家。 5. 但应内省无所疚:只要自己能经常反省自己,做到内心无愧。内省,即自我反思;无所疚,即没有感到内疚的地方。 6. 何必从君问休咎:不必跟着别人去询问吉凶祸福。休咎,即吉凶。 7. 北窗燕坐寂无言:在北窗下安静地坐着,默默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北窗,即北方的窗户;燕坐,即安闲地坐着;寂无言,即静静地不说话。 8. 时听幽禽哢晴昼:时不时地听到幽深之处的小鸟在晴朗的白日里鸣叫。幽禽,即深山里的鸟类;哢晴昼,即鸣叫于晴天白日之时。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真德秀与岳相师的交流,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首句“平生惯读横渠铭”表现了诗人对横渠铭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道德观念的坚定信念。接下来的“不读许负天纲书”则表明了诗人对天命的态度,即不相信命运的安排,而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这种信念使诗人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保持冷静和理智。 诗中的“穷通欢戚若有二,天之玉女元非殊”揭示了诗人对于贫富、得失、欢乐和悲伤的达观态度。他认为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事物实际上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们都是生活的不同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生的完整体验。诗人借此提醒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条件所左右。 在接下来的“但应内省无所疚,何必从君问休咎”中,诗人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只要我们能做到自省并且问心无愧,就没有必要去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诗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对个人信仰和价值观的坚守。 最后,“北窗燕坐寂无言,时听幽禽哢晴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真德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人生价值和道德观念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岳相师》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真德秀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光宗时期,约为公元1190年至1194年之间。真德秀在当时担任监察御史一职,负责巡视地方官员的行政行为和道德品行。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真德秀正面临着国家政治的动荡和民生问题的困扰。当时,南宋政权与金朝的关系紧张,战争频繁,导致国内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朝政腐败严重,官僚斗争激烈,真德秀作为监察御史,肩负起整顿吏治、澄清政治的重任。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真德秀结识了岳相师,被其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学识所折服。岳相师是一位道教学者,他淡泊名利,潜心修道,以智慧和慈悲关爱众生。真德秀在岳相师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深感敬仰,因此写下了这首《赠岳相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