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寄淮西王路分
壮哉貔虎三千士,静扫鲸鲵百万余。
若使人人似淮右,笑谈真可灭狂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雄壮威武的三千勇士如貔虎般强大,安静地清扫鲸鲵般的百万敌军。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淮西英勇的士兵那样,那么谈笑间就能击败猖獗的胡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壮哉貔虎三千士:"壮哉"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多么雄壮啊";"貔虎"是古代对勇猛军队的称呼,这里用来赞美淮西王路分的士兵们;"三千士"是指军队的人数。
2. 静扫鲸鲵百万余:"静扫"是安静地清除、消除的意思;"鲸鲵"比喻强大的敌人,这里可能指叛乱或者外敌;"百万余"表示数量很多。
3. 若使人人似淮右:"若使"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人人"表示所有人;"似淮右"是类似于淮西王路分的意思,淮右代指淮西王路分。
4. 笑谈真可灭狂胡:"笑谈"表示轻松愉快地谈论;"真可"表示真的可以;"灭狂胡"是指消灭狂妄的胡人,这里可能指叛乱者或者外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真德秀写给淮西王路分的。"壮哉貔虎三千士,静扫鲸鲵百万余。"这两句是赞美淮西王路分率领的军队英勇善战,犹如貔虎一般威猛,扫除百万敌军如拂去尘土。作者通过比喻,强调了军队的勇猛和战斗力的强大。同时,“静扫”一词又体现了淮西王路分的统帅才能,以稳操胜算的态度,冷静应对战争。
接着,“若使人人似淮右,笑谈真可灭狂胡。”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化军队的想象: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淮西王路分那样勇敢无畏、智勇双全,那么即使谈笑之间也能消灭那些狂妄的敌人。这里流露出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寄淮西王路分》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真德秀所作,创作于公元1241年,即南宋理宗端平二年。
在这一年里,真德秀担任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负责治理淮西地区。此时的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外部面临着金朝的侵扰和蒙古铁骑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真德秀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文人官员,他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民众的生活。
在这首诗中,真德秀表达了对淮西地区民众的关切之情,希望王路分能够体恤民情,为民解忧。同时,他也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无奈。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真德秀作为一代文人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