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

标题包含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新年时常感慨时光荏苒,海南的风土人情和中原大不相同。岸边满是赤脚的少数民族女子,门外的小店多是卖酒的。秋日里的庭院里偶尔还能见到燕子,但春天时园林已没有花朵了。唯有满盘新鲜的荔枝,如同冰雪般美丽,算是这里值得向北方炫耀的一景。
去完善
释义
逐客:指被放逐的官员或流浪的人。 海南:这里指的是海南岛。 赤足:没有穿鞋袜,指生活简朴的百姓。 蛮女:指南方地区的女性。 青帘:旧时酒店的招幌,以青布制成,像挂起的门帘。 秋深:秋天的时候。 春半:春季的一半,即阴历二月。 荔子:荔枝的果实。 北地:北方地区。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南宋诗人李光所作。作为被流放海南的逐客,他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海南地区独特的风貌,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加以描绘。在诗的开篇,李光便以“新年偶叹嗟”表现出作者在元日这个特殊日子里的感慨之情。而接下来的诗句,更是通过对比海南与中原地区的风光,呈现出一幅生动的风土画卷。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两句,分别刻画了海南当地女子的特色以及酒馆的热闹景象,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紧接着,作者又以“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描绘出海南四季的特色,既表现出了地处热带地区的景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那一份淡淡的哀愁。 尾联则转向了对海南特产——荔枝的赞美。“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夸”以比喻手法强调了荔枝的美感和口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海南风物的具体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怀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是南宋诗人李光于1246年在海南岛谪居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在李光所处的南宋中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蒙古大军南侵,中原沦陷。1239年,李光因与权臣史弥远不合,被贬至海南岛,自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流放生涯。这期间,他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权力,生活困苦,心境悲凉。然而,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用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世事的洞察。 这首诗描绘了李光在正月初一(元日)偶然出门所见到的景色。海南岛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桃李花开时节较江南地区早。李光在此地已经生活了七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的体会。他感慨时光流逝,心生怀念之情,回忆起自己曾在三伏天品尝过的美味荔枝,那是江浙一带所无法比拟的。于是,他将这些思绪化为诗句,记录下这段难忘的岁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