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裴道人
道人今年七十六,问我修行惟绝欲。
密栽涩勒当疏篱,旋辟荒榛结茅屋。
不抄书,不看读,宴坐凝然常瞑目。
夜深频咽玉池泉,晨起随缘饱藷粥。
甘脆肥浓腐我肠,巧笑蛾眉真鸩毒。
蛮烟瘴雾隘空虚,谨守药炉谁敢触。
我爱裴君道机熟,过我玄谈已超俗。
三峰顶上少人行,百尺竿头防失足。
世人那识天地根,往来绵绵无断续。
嗟予流转海南村,智者方明祸中福。
君不见庞道蕴,尽将活计沈湘江,自织笟篱供口腹。
又不见成都市上严君平,终日垂帘唯卖卜。
王侯蝼螘同丘墟,学道从来贵幽独。
蚌生珠,石含玉,看我丹成跨鸿鹄。
马蹄去去稳着鞭,关山路永多坑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道人年已七十有六,其修行之道在于断绝世俗欲望。
他精心栽培涩勒树作为稀疏的篱笆,又迅速清理荒地建造茅屋。
既不抄书,也不读书,只是静静地坐着,常常闭着眼睛。
深夜里多次饮用泉水,早晨则随意地吃一些薯粥。
油腻的食物让他的肠胃难受,美丽的笑容和蛾眉好像真的有毒。
他在蛮烟瘴雾的地方小心保护药炉,生怕有人触碰。
我喜欢裴君因为他人老实、坦诚,我们谈论玄理时他总是能超脱凡尘。
山顶上人迹罕至,百尺竿头时要防止跌倒。
世人哪知道天地的根本?他们的来往连绵不断。
可怜我在海南村流离辗转,只有智者才能明白其中的祸中有福。
你看到庞道蕴了吗?她将所有的财产沉在湘江里,自己编织的笆篱就足够养活自己。
你还看到成都市上的严君平吗?他整天拉起帘子只卖卜。
无论是王侯还是蝼蚁,最终都会成为一堆土,学习道义的人总是喜欢独处。
蚌壳里会长出珍珠,石头里会孕育出宝玉,看我将丹药炼成,将要飞向天空。
马儿稳稳地走,我要鞭打它走向更远的地方,关山迢递,道路长远。
去完善
释义
1. 赠:这首诗是诗人李光写给裴道人的赠诗。
2. 裴道人:这里指的是裴姓的道士。
3. 修行:指道士进行修炼的过程。
4. 绝欲:断绝世俗的欲望,这里指的是清心寡欲的生活方式。
5. 栽:种植。
6. 涩勒:一种树名。
7. 疏篱:稀疏的篱笆。
8. 荒榛:荒废的灌木丛。
9.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10. 宴坐:安详地静坐。
11. 瞑目:闭上眼睛,表示专心致志。
12. 玉池泉:这里指道家炼丹所用的水。
13. 藷粥:一种用红薯做的粥。
14. 甘脆肥浓:指美食佳肴。
15. 腐我肠:形容美味侵蚀肠胃。
16. 巧笑蛾眉:指美人。
17. 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毒药。
18. 蛮烟瘴雾:指恶劣的环境。
19. 药炉:道家炼丹的炉子。
20. 三峰顶:指道家修炼的地方。
21. 百尺竿头: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很高的境地。
22. 失足:指不小心跌倒,这里比喻在修炼过程中犯错误。
23. 天地的根:指道教的宇宙观。
24. 流转:流动转徙。
25. 海南村:指李光被贬谪到的地方。
26. 智者:聪明的人。
27. 方明:才能理解。
28. 祸中福:指灾难中蕴含着幸运。
29. 庞道蕴:唐朝的一位女道士,曾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投入湘江。
30. 活计:生活所需的东西。
31. 锦江:湘江的一条支流。
32. 严君平:西汉的一位学者,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33. 垂帘:放下帘子,这里指卖卜时遮挡视线。
34. 王侯蝼螘:指权势富贵如蝼蛄、蚂蚁般短暂易逝。
35. 丘墟:废墟。
36. 幽独:指离群索居的生活。
37. 蚌生珠:指珍珠产生的过程。
38. 石含玉:指玉石隐藏在石头中。
39. 丹成:指炼丹成功。
40. 跨鸿鹄:指飞黄腾达。
41. 马蹄:马的蹄子,这里指骑马的人。
42. 着鞭:指挥鞭驱使马前进。
43. 关山:指路途艰险。
44. 坑谷:指道路上的坑洼不平。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与裴道人的一段对话和思想交流。诗歌开篇便描绘出裴道人的生活态度:不问世事,崇尚节俭。他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还不让外界的污秽沾染他的生活。接下来,作者提到他对裴道人的敬仰,认为他已看透世间万象,而世人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却难以坚守自我。随后,作者以庞道蕴、严君平的例子,向裴道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并坚信通过努力和修炼,终会获得心灵的解脱和精神的升华。最后,作者借助于蚌生珠、石含玉的意象,象征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和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赠裴道人》是唐代诗人李光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文宗时期(827-840年)。
在这个时期,李光生活在唐文宗治下,社会相对安定,但政治斗争不断。李光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朝廷上并不得意,多次被贬谪。他曾经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汀州刺史,后来又被任命为江西观察使,但由于在任期间得罪了朝中权贵,再次被降为汀州刺史。这一时期的李光,一方面承受着官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心灵的寄托。
唐朝时期,道教在民间广泛流传,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结交道士,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光结识了裴道人,并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写下了这首《赠裴道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裴道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