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

标题包含
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
平生忧道不忧贫,万里风波一叶身。 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 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 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这一生担忧的是道义而非贫穷,漂泊万里犹如一片树叶在波纹中起起落落。路上湿滑需要依靠木制座椅,天气寒冷不需要使用竹编暖炉。闲暇时寻找孤独的仙鹤作为朋友,笑着指着天上的白云说是自己的邻居。北方的朋友无需多次问候,我已经决定在这海南边度过余生。
去完善
释义
1. 生平:一生;平生即全部生活、一辈子。 2. 忧道:关心道德事务。 3. 忧贫:担忧贫穷的问题。 4. 一叶身:自身就像一片叶子在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 5. 木上座:僧人对于年长且有威望的尊称。此处意指倚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6. 竹夫人:用竹子编成的凉具,夏季可抱取凉气。 7. 独鹤:这里寓意作者的孤独和超脱。 8. 近邻:邻居,意为诗人以云为伴。 9.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 10. 不劳:不必劳累;不用麻烦。 11. 问讯:询问消息、状况。 12. 拚:舍弃、不顾惜。 13. 终老:终身、到老。 14. 海南滨:海南岛滨海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光的一首寄给朋友的作品。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诗中表现出一种旷达的胸襟和高尚的品质。 首联“平生忧道不忧贫,万里风波一叶身”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他关心的是道义而非物质贫困。尽管人生的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诗人依然坚定地前行。 颔联“路滑须凭木上座,天寒那用竹夫人”寓意着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会依托自身的智慧和能力,而不是依赖外部条件。这种独立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 颈联“闲寻独鹤为仙友,笑指孤云作近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他心灵得到宁静。这使得他可以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尾联“北客不劳频问讯,已拚终老海南滨”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他不期待别人的帮助,愿意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直至生命的终结。这种坚定和执着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独居自遣一首寄厚之》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李光在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所作。当时他已年逾花甲,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广州,孤独地度过晚年时光。这首诗是他写给好友厚之的寄情之作,表达了他身处困境依然坚守信念的心境。 在这一时期,李光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在南宋初期因拥护抗金主张而受到朝廷重用,历任监察御史、尚书右司员外郎等职,后因触怒秦桧而被贬谪。秦桧去世后,李光得以重返政坛,任吏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但因再次触怒权臣而再次被贬。晚年的李光隐居江南,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创作了大量诗词,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宋政权虽然暂时稳定,但金国的威胁依然存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李光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他的诗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