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忘餐为恋满枝红,锦障频移护晚风。
客散酒酣归未得,栏边独立月明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忘记了吃饭只因太迷恋那满树的红花,用锦绣的屏障不断移动以保护它们免受晚风的侵袭。客人散去、酒意正浓时还无法回家,只能在栏杆旁边孤独地站在明月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忘餐:形容对某件事物非常喜欢以至于忘记吃饭。这里指对花的喜爱。
2. 满枝红:指花开繁茂的景象。
3. 锦障:锦缎制成的屏障,这里用来比喻花丛。
4. 频移:频繁移动。
5. 护晚风:在傍晚时分保护花朵不被风吹落。
6. 客散酒酣:客人散去,饮酒尽兴。
7. 归未得:无法回去。
8. 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
去完善
赏析
《惜花》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对花朵的深情和珍爱。首句“忘餐为恋满枝红”表达出诗人为欣赏满枝的红色花朵而忘记了进食。这种专注与痴迷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比珍视。次句“锦障频移护晚风”描述了诗人为了维护花朵在晚风中不受伤害,频繁移动锦障来保护它们。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花朵的无尽关爱。
紧接着,第三句“客散酒酣归未得”透露出诗人在客人和饮酒之间的无奈。尽管友人散去、宴会结束,但诗人仍然未能从赏花的沉浸中脱离出来,内心依然留恋着花儿。最后一句“栏边独立月明中”展现了诗人独自站在月光明亮的栏杆旁,沉浸在惜花的思绪之中。这句画面感十足的诗句传达出诗人的孤独与执着,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综上,《惜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花朵的热爱以及身处美丽自然中的喜悦和沉浸之情。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无法摆脱现实纷扰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耐人寻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花》是唐代诗人成彦雄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末期,即公元9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动荡,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困苦。尽管如此,唐朝的文化依然繁荣,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成彦雄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由于时局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一度遭受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寄托于诗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在《惜花》这首诗中,成彦雄通过对花朵凋谢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以花喻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活中的美好。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