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下侍郎东省夜直寄左丞光禄
黄合訏谟作帝龙,文昌纲辖振邦风。
群才藻鉴归能哲,万事钧衡仰至公。
连璧辉光时共美,断金情契昔相同。
折冲千里精神壮,正似山河绕汉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黄色的土地有着伟大的梦想,成为皇帝龙的支柱,文昌星是国家的脉络,赋予国家精神。
众多的人才都会聚集在这里,有智慧的人才能洞察一切。
万事都有公正的衡量标准,我们都仰望公平。
我们的友谊如连城璧一样美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如同断金一样坚定。
我们的精神在千里之外依然强大,就像山河环绕汉朝的宫殿一样坚韧不拔。
去完善
释义
1. "黄合":指皇帝的正殿,即朝政的核心地带。这里用以象征皇帝的权力中心。
2. "訏谟":指宏大的政治规划和决策。这里可以理解为以皇帝的龙座为中心进行的宏大政治运作。
3. "文昌":星名,位于北斗七星的第五颗星附近,古人认为它是吉祥之星,是文运昌盛的象征。这里用以比喻朝廷重臣所在的尚书省。
4. "纲辖":意思是管理国家政务的职能部门,这里可以理解为负责政务的尚书省官员。
5. "邦风":国家的风尚和风气。这里可以理解为朝廷的风气对国家的影响。
6. "藻鉴":对人才的甄别和评价。这里可以理解为尚书省的官员能够慧眼识英才。
7. "能哲":意为具备智慧的才能。这里用来赞美尚书省的官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
8. "钧衡":指平衡事物的权力,这里可以理解为朝廷大臣们的公正无私。
9. "断金":意思为紧密团结在一起,这里用来形容作者与同事间的深厚友谊。
10. "折冲":意思为使敌我双方相持不下,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与朋友共同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11. "山河绕汉宫":指的是环绕汉朝皇宫的山河景象,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他们同心协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朝廷官员的诗。诗人以皇帝身边的官员为对象,表达了对其才能、品德和业绩的敬佩之情。首联描述了这些官员在朝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像皇帝的龙鳞一样光彩夺目,又像文昌星一样管理国家的政务。颔联赞扬了他们具有公正无私的品质和高瞻远瞩的眼光,能够选拔人才、权衡利弊。颈联则提到这些官员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连璧辉映,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尾联则以壮丽的山河环绕皇宫的景象比喻他们的英勇气概和远见卓识,强调他们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充满了对朝臣的敬意和对国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和门下侍郎东省夜直寄左丞光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范祖禹(1041-1118)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07年,正值宋朝徽宗时期。
在这一年,范祖禹经历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在56岁时因博学多才而被任命为崇政殿说书,负责为宋徽宗讲解儒家经典和历史。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范祖禹直言不讳的个性,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排挤,这使他感到颇为失落。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内忧外患不断。政治上,官僚腐败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军事上,北方的金国对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范祖禹作为一名正直的知识分子,深感国家前途未卜,内心充满了忧虑。
在这首诗中,范祖禹通过描述自己在宫中的生活和心境,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自己的思想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