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飞峰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海上的神仙山上,传说自很久以前就有所记载,它的踪迹随着潮起潮落而不断变化。天上的仙人俯瞰着这片漂浮的山峦,感到了它悬浮的轻盈。这神山由巨大的海龟顶着,显现出无尽的神力。
山上有神仙们的宫殿,它们的建筑如同贝壳和珍珠般华丽。宫殿里种植了许多珍贵的瑶草和琼花,让它们充满生机。然而这些宫殿并不稳固,有些已经移动到了石头砌成的房屋里,成为了墙壁的一部分。
这里的岩石上留下了螺壳和牡蛎的痕迹,还有传说中的石龙存在。随着潮起潮落,云气和雨水时常湿润这片土地。清新的海风拂过,让人感觉像长了翅膀一样,吸引着那些穿着霓裳羽衣的仙子们在此停留。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五个湖泊,那里的高楼大厦近在咫尺。这座山是炼丹的好地方,许多人在此修炼成仙。但是那九转金丹的秘方,却无人能知。
在这篇诗中,我借助云间的鹤迹传达了对你的思念。我想起了王邓两位真人,他们的故事让我难以忘怀。
去完善
释义
《蓬莱飞峰》:本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蓬莱仙境。蓬莱山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的渤海海峡上,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圣地。
1.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描述了蓬莱仙境的位置和特点,即在海洋之中,且位置随着潮水不断变动。
2.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天人”指的是天神,此句意为天神俯瞰人间,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虚无;“六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巨大海龟,这里用来形容支撑蓬莱仙境的巨大力量。
3.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描述了蓬莱仙境的景色,那里有神仙居住的海贝宫殿,还有多种珍贵的仙草。
4.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这两句描绘了蓬莱仙境的稳定性不强,经常发生变化。
5.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描述了蓬莱仙境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海边的牡蛎壳痕迹、石龙等,云雾随着潮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还会带来雨水。
6.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描绘了蓬莱仙境中的仙气飘逸,吸引了穿着羽衣的仙女在此聚集。
7.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站在蓬莱仙境的最高处,可以看到五湖的美景,那些高楼与天宫的距离似乎只有咫尺之遥。
8.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这里提到了道教修炼的长生不老药,称为“九转丹”,但是这种丹药的配方和功效人们并不了解。
9.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说中的仙人王邓的怀念之情,希望有朝一日能与他们相聚在蓬莱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蓬莱飞峰》是韩信同一首描绘海上神山、赞美神仙生活的七言诗。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展示出神秘而美妙的仙境风貌,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向往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的开头两句“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形象地描绘出蓬莱山在茫茫大海中若隐若现的情景。紧接着的三四句“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高空中的仙人,他们俯瞰着大海中的神山,感叹其虚无缥缈的境地,同时也表现了神仙们凭借神奇的力量,将神山顶起的高超技艺。
五六句“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进一步展现了神仙世界里的富丽堂皇与神秘瑰丽。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建筑物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真的进入了那美丽无比的仙境。
然而接下来的七八句“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却又似乎透露出作者心中的一份忧虑。虽然梦境如此美妙,却依然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这一矛盾心理通过诗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一段,诗人又用“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呈现出神仙世界的壮丽景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思考。这些奇特的景象唤起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
最后的“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既是诗人自身对于成仙得道境界的向往,也是他对于过去曾经同游仙境的友人的深切怀念。这样的结尾,既有豪放飘逸的美感,又有深情厚谊的温暖。
总之,这首《蓬莱飞峰》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寓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神仙世界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蓬莱飞峰》是西汉初年著名将领韩信同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即秦末汉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楚汉战争刚刚结束,汉朝初建,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文化氛围相对较为宽松。
在创作这首诗时,韩信同作为刘邦的重要助手,屡建战功,被封为诸侯王。然而,随着地位的上升,他也逐渐卷入了权力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既要为国家尽职尽责,又要面对来自其他诸侯王的挑战和压力。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秦朝灭亡后,全国处于群雄逐鹿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征战,最终由刘邦建立汉朝。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复兴,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也得以发展。这些思想对韩信同的影响体现在他的诗作中,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