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翠屏霁雪

标题包含
翠屏霁雪
寒林静对展翠屏,六花粧点风景清。 四山簇簇琼瑶树,恍然照映芝兰庭。 寒生晴光色烁烁,含辉照耀银海明。 巉岩石化昆山玉,负暄猿猱出深谷。 可怜不老山白头,梅萼藏春暗香馥。 紫阳留谶歌翠寒,中有玉人在其间。 道传前圣发未发,教开来学难亦难。 豁然胸次冰雪释,白照红日上团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树林静谧地面对着展开的翠绿屏风,六种花朵点缀着清澈的风景。四周的山峦环绕,如同琼瑶般的树木,恍然间照亮了芝兰之庭。寒冷的阳光下,景色闪耀,蕴含光辉照耀着银色的大海。险峻的山石化作了昆山的宝玉,背对阳光的山猴在深谷中探头出来。可怜那不老的山峰依旧满头白发,梅花的花苞蕴藏着春天的气息和暗香。紫阳留下了关于翠寒的歌谣,其中有一位如玉般的美人。古人对于道的传授尚未开导,如今的教育开导却困难重重。豁然开朗的胸怀如同冰雪消融,白色的日光与红色的红日一同升起,温暖而美好。
去完善
释义
1. 翠屏:绿色的屏风,这里比喻苍翠的树林。 2. 六花:指雪花。 3. 妆点:点缀装饰。 4. 琼瑶:美玉。 5. 芝兰庭:喻指高雅的庭院。 6. 晴光:阳光。 7. 银海:银河,此处形容雪地如银河般明亮。 8. 巉岩石:峻峭的山石。 9. 昆山玉:昆仑山的玉石,此处形容山石洁白如玉。 10. 负暄:晒太阳取暖。 11. 猿猱:猴子。 12. 不老山:山名,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交界处。 13. 梅萼:梅花的花托。 14. 紫阳:道家的一种修炼境界,象征智慧的开启。 15. 翠寒:春天的寒冷。 16. 玉人:美人,此处形容美丽的景致。 17. 前圣:指古代圣人。 18. 发未发:指道家教义的阐发。 19. 开来学:指传播教学。 20. 白照红日:白色光照耀下的红日,比喻天气晴朗。 21. 团团:圆形。
去完善
赏析
韩信同的《翠屏霁雪》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宁静而又神秘的雪景图。 诗的开篇,“寒林静对展翠屏”,描绘了一幅寒冷的树林与翠屏相映成趣的画面。“六花妆点风景清”则形象地展示了雪花装点大地的景象,使得原本就美丽的景色变得更加清新脱俗。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四山簇簇琼瑶树”来形容被雪覆盖的山峦,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般的世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描绘了雪中的山谷、岩石、梅花等景观。其中,“巉岩石化昆山玉”和“负暄猿猱出深谷”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冰冷的岩石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在寒冷中的生命力。而“可怜不老山白头”和“梅萼藏春暗香馥”则分别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力的感慨。 最后,诗人通过引用紫阳的预言,表达了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自信和对后世的期许。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屏霁雪》是清代诗人韩信同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虽然经历了明清两代的更迭,但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韩信同作为一名文人和官员,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职务,后因故辞官回乡。他在为官期间,见证了康熙皇帝对文人和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支持,同时也亲身感受到民间的疾苦和时代的变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韩信同在辞官回乡后的一段闲暇时光。他游历山水,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并在旅途中感受到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气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创作了这首描绘春日雪景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