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仙迹
唐山绝顶棋盘石,戏局流传名自昔。
殷勤细问白髪翁,云是仙人曾对奕。
苔封石磴不敢移,竹引清风时拂拭。
个中黑白子不留,想是仙童为收拾。
又不闻樵采之人王子质,邂逅仙人执手谈,赢输未决藏机密。
贪看柯烂不知时,少憩山中方七日。
谁识囊中日月长,归来尘世无相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唐山的最高峰上有一块棋盘石,传说古时的棋局在此流传。
我请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说这是神仙曾经对弈的地方。
覆盖在石头上的青苔仿佛让人不忍移动,翠竹摇曳,清风徐来。
而那些黑白棋子早已消失,应该是被仙童收走了吧。
又听说砍柴的王子质偶然遇到仙人,一起下棋,但胜负尚未分出,棋局已显得神秘莫测。
沉浸在棋局中的他忘记了时间,在山中休息了七天。
谁知道他囊中的日历已过许久,回到人间后却没有人认识他。
去完善
释义
《棋盘仙迹》:本诗描绘的是传说中的“烂柯山”的神仙故事。
1. 唐山绝顶:唐朝时的山巅。这里指烂柯山。
2. 棋盘石:刻有棋局的岩石,相传神仙曾经在此下棋。
3. 戏局:指棋盘上的棋局。
4. 白髪翁:指老者。这里可能指的是曾经与仙人下棋的老者。
5. 对奕:即下棋。
6. 苔封石磴:青苔覆盖的石阶。
7. 竹引清风:竹林引导清风吹过。
8. 个中:这里。
9. 黑白子:围棋中的黑子和白子。
10. 不留:不留下,意指棋子已经被收拾干净。
11. 想是仙童为收拾:猜测是神仙的童子收拾干净的。
12. 樵采之人:打柴的人。
13. 王子质:指王质,传说中樵夫的名字。
14. 邂逅:偶然遇见。
15. 执手谈:亲切交谈。
16. 赢输未决藏机密:指下棋胜负尚未决定就隐藏了秘密。
17. 柯烂:斧柄腐烂。这里指时间过了很久。
18. 方七日:才七天。
19. 谁识囊中日月长:谁知道口袋里装的是漫长的时间。
20. 尘世无相识:回到人世间已经没有人认识他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棋盘仙迹》,其主题为描绘传说中神仙下围棋的景象。诗歌作者在首句点明地点——“唐山绝顶”,然后介绍遗留下来的棋局“流传名自昔”,相传这是仙人留下的痕迹。接着,诗人向白髪老者请教,了解这个传说。诗中的白髪翁解答了作者的疑惑,他肯定了这是一个仙人下棋的地方。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那里的环境,虽然时间久远,但被青苔覆盖的石阶仍有人定期清理。竹子被清风吹拂,叶子沙沙作响,给这个地方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提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消失,猜测是被仙童打扫干净了。接下来,诗人用“又不闻……”和“贪看柯烂……”两个典故来展开想象,强化了仙境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和追思。整首诗以神话、传说为主题,通过具体描绘和引用典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棋盘仙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诗题中的“韩信同”是指西汉初年的军事家韩信。据史书记载,韩信曾辅佐刘邦统一六国,建立汉朝。在他被封为楚王时,曾在山中发现一块古棋盘,于是他在那里下棋,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棋盘山”。
其次,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杜牧的生活经历和诗风来看,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创作的。这一时期,杜牧在政治上受挫,多次被贬谪,但他仍然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
最后,从时代背景来看,唐宪宗时期,唐朝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国力逐渐衰弱。然而,杜牧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