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愤

标题包含
书愤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 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祜,字承吉,约公元782年出生于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与杜牧、李商隐等人齐名。 张祜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的诗才得到了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赞誉。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得到朝...查看更多
Steffi_93
去完善

译文
三十岁还没获得功名,我曾经漫游全国各地。我平生的豪情壮志如同磨利的宝剑,但却不屑于向那些小人物报复。
Steffi_93
去完善
释义
《书愤》:该诗选自唐代诗人张祜的《书愤》组诗。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1. 未封侯:封建时代,被封为诸侯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这里指三十岁还没有获得功名。 2. 颠狂:原意是疯狂、神志不清,这里指游历四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3. 九州:古代中国划分为九个州,这里泛指整个国家。 4. 平生:这一生,一辈子。 5. 镆铘剑:传说中的一把宝剑,这里代表诗人的武器,象征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6. 小人:这里指的是那些品行不端的人。 7. 雠(chóu):报复,复仇。
Steffi_93
去完善
赏析
《书愤》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抒发愤懑之情的诗作。首句“三十未封侯”表达了诗人年近三十却未能建功立业的遗憾与不甘。紧接着的“颠狂遍九州”描绘了诗人在失落之中的放纵行为。 第二联中,诗人以“平生镆铘剑”比喻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却又在后半句表达了自己不愿用这把剑去报“小人雠”的高尚情操,这是诗人对于尘世纷争的一种超脱态度。
Steffi_9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愤》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张祜正值风华正茂之年,他才华横溢,曾以诗歌名动京城,受到朝野人士的赞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屡试不第,使得他深感怀才不遇之痛。 这一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恢复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在这种背景下,张祜的《书愤》表达了他在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之间的感慨与忧虑。
Steffi_9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