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 其一

标题包含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 其一
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 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 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石头裂缝中击破冰水,寒冷之时自己煮茶。 梅花推迟绽放,让人想起闰月的时光;枫叶远离了春天,错过了春花烂漫。 穷苦时喜欢看到田里新生长的稻谷,诗意地唱着歌,却发现自己已经白发苍苍。 在繁华的城市中寻找一所小屋,在岁末之际打算搬家到那里。
去完善
释义
1. "石缝敲冰水":这里描述的是古人通过在岩石缝隙中凿开冰块来获取饮用水的情景。 2. "凌寒自煮茶":在寒冷的环境中自己煮茶以取暖和享受茶香。 3. "梅迟思闰月":因为梅子成熟的季节较晚,所以人们会思念闰月的到来,希望它来得更早些。 4. "枫远误春花":远处的枫叶似乎误认为春天已经来临,提前变红。 5. "贫喜田新长":虽然生活贫困,但因为田地中的庄稼生长得旺盛,所以心中仍然欢喜。 6. "吟令鬓已华":长期沉浸于诗歌创作之中,不知不觉间头发已经变白。 7. "城中寻小屋":在城市中寻找一个可以居住的小屋。 8. "岁晚欲移家":希望能够在年底之前找到一个合适的住所搬离原居住地。
去完善
赏析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 其一》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贫而不屈的精神风貌和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 首联“石缝敲冰水,凌寒自煮茶”,以寒冷的冬日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石头缝隙中凿取冰块,用以煮茶。这一举动既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简朴,又展示了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颔联“梅迟思闰月,枫远误春花”,描述了冬日的景色:梅花延迟开放,让人想起闰月的时光;枫叶离春天尚远,仿佛误以为春天已经到来。这里通过梅、枫的描绘,展现了冬日漫长的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颈联“贫喜田新长,吟令鬓已华”,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虽然贫困,但他仍然为田地的生长而欣喜;虽然年岁已高,但他仍然坚持吟咏诗歌。这里体现了诗人贫而不屈的精神风貌和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尾联“城中寻小屋,岁晚欲移家”,描绘了诗人在年终时为寻找住处而奔波的情景。尽管生活艰辛,但诗人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贫而不屈的精神风貌和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和乐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 其一》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在这一年中,宋金关系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徐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对时局颇为关心。他的一生充满波折,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照感受到了国家局势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这首诗中,徐照以翁灵舒的《冬日书事》为题,抒发了自己对于冬日的感慨。他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冬日里的景象,如“梅瘦雪霜残”、“竹密风难透”等,展现了冬日萧瑟的景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局势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如“莫道春光好,春光亦有边”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