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水
灯光难照客怀开,忽听寒声响似雷。
天气无风树无叶,道州半夜水流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灯光无法照亮客人内心的愁绪,忽然听到寒冷的响声如雷般震撼人心。没有风的时候树木失去了叶子,而道州的河水在深夜仍然流动不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灯光:指客栈或住处里的灯火。
2. 客怀:在外旅行的人的心情。
3. 寒声:寒冷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声。
4. 道州:古地名,位于今湖南省西南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闻水”为主题,描绘了深夜听到水声的场景。首句中的“灯光难照客怀开”暗示了诗人孤寂的心境,通过灯光无法照亮旅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紧接着的“忽听寒声响似雷”突然地描绘出水流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看似寒冷,却又如雷般震撼人心,给人一种动感和力量感。
第三句“天气无风树无叶”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揭示了季节为冬季,这样寂静的环境和水流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到孤独与寒冷的气氛。最后一句“道州半夜水流来”则进一步凸显了时间的特定性——半夜时分,这种时间设定让诗的意境更加深邃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晚的水声为主题,生动而富有力度,从听觉的角度展现了冬天的寂静,同时表达了一种压抑不住的孤独、无奈和忧郁的情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水》是南宋诗人徐照所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山泉水流淌的观察和感悟。据考,此诗应创作于徐照中年时期,即在公元12世纪后期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影响。随着金朝对北方的占领,大量汉人南迁,南宋朝廷开始采取保守的政策,力求维持现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感到悲观和无助,他们远离政治,转而追求隐逸生活和个人修养。
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徐照也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他性格孤僻,不善交际,很少参与官场事务,而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在《闻水》一诗中,他以山泉水的流淌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向往宁静、超脱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南宋文人在时代动荡中的心灵慰藉和自我救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