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刘孝若野步

标题包含
同刘孝若野步
杖屦相随步野田,坐临阶石和诗篇。 要看隔水人家菊,试借系门渔父船。 且缓归情知有月,不生酒兴为无钱。 寒来莫问家中事,才得身闲即是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手杖和鞋子陪伴着我漫步在田野间,坐在台阶上吟诵着诗歌。 我想要观赏河对岸人家的菊花,试着借用那艘靠在门口的渔船。 暂且放慢回家的心情,知道月亮已经升起;没能激起喝酒的兴致,只因缺少了金钱。 寒冷降临之时,不要再关心家中的琐事,只有身心悠闲的人才能成为仙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杖屦相随:拿着拐杖和鞋子一起行动,形容悠闲地散步。 2. 野田:田野。 3. 阶石:台阶旁边的石头。 4. 和诗篇:吟咏诗歌。 5. 要看隔水人家菊:想要看那家种着菊花的人家。 6. 试借系门渔父船:尝试向门前系着渔船的人家借船。 7. 且缓归情知有月:暂时放下回家的心情,知道夜晚会明月高悬。 8. 酒兴:喝酒的兴致。 9. 为无钱:因为没有钱。 10. 寒来莫问家中事:寒冷来临的时候不用担忧家中的事情。 11. 才得身闲即是仙:刚刚能够身心闲适,就像是仙人一样。
去完善
赏析
《同刘孝若野步》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美景的喜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句中杖屦相随,即表示两人相偕而行,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野步,欣赏了田间风光,感受到自然之美。 诗人还关注了隔水人家种植的菊花,以及借用渔民的小船。这里展示的是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他们在月光下缓缓归来,却没有喝酒的兴致,因为贫穷而没有钱财买酒。虽然生活困苦,但寒来暑往,岁月流转,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享有片刻的宁静,这便是他们的仙境。 这首诗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象,又有丰富的生活场景,还有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自然的敬畏,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刘孝若野步》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徐照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战乱并未完全平息,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困苦。然而,江南地区相对安宁,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成为文人墨客的理想之地。 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他们以清新的诗风、丰富的民间风俗描绘著称于世。这一时期,徐照因才华横溢而受到朝廷的赏识,但他并不愿意屈从权贵,而是选择了在山水之间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与刘孝若共同创作的这首《同刘孝若野步》,展现了他们在闲适生活中的真挚友谊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