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猿皮

标题包含
猿皮
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黑丝。 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 弩伤忍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 古树团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偶遇山民购买猿猴皮,毛色凌乱如黑丝。 常常对着小窗摆放处,回想山林听猿猴啼叫之时。 利箭射伤留下痕迹仍在,笛声奏响谁又在夸赞它的骨头能吹响? 大树丛生的山路旁,没有人为这只猿猴写诗悼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巴客:指四川地区的商人。 2. 蒙茸:形容毛发杂乱的样子。 3. 黑丝:指黑色毛发。 4. 小窗:指窗户旁边。 5. 空谷:指山中无人的地方。 6. 啼时:指猿猴啼叫的时候。 7. 弩伤:指被箭射伤。 8. 忍见:不忍心看到。 9. 笛响:指用笛子吹奏。 10. 骨可吹:指古人认为猿骨可以做成笛子。 11. 古树团团:形容树木茂盛。 12. 行路曲:指旅途中的歌曲。 13. 野宾:指在山野中做宾客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条路上,诗人偶遇一位来自巴蜀的商人,正在购买一张猿猴皮。这张猿皮毛发浓密,如同黑色的丝绸一般。诗人不禁想象,这张猿皮曾经覆盖在一只自由生活在山谷中的猴子身上,而今却被人类捕捉、交易,失去了原本的生机。同时,猿皮的伤痕仍在,这让人感到有些不忍;而联想到古人用猿骨制作笛子,更让人觉得有些悲哀。最后,诗人以古树的团团包围和行人的曲径通幽,象征着被人类所忽视的自然世界,引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猿皮》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当时正值南宋时期,中原战乱不断,百姓疾苦重重。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徐照以猿猴的皮为主题,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徐照(约1140-1208),字道晖,号山民,永嘉人,生活在宋光宗、宋宁宗年间。他少年时家境贫寒,曾以砍柴卖柴为生。成年后,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诗歌创作,成为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作品,也有关注民生疾苦之作。 在这首《猿皮》诗中,诗人以猿皮为线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疾苦景象。猿皮本是山林中的自然之物,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却成为了人们争夺的对象,甚至成为了剥削和压迫的象征。诗人通过对猿皮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表达了他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