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翁诚之
又作巴陵县,南州旧有声。
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
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
五言多好句,颜杜减诗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又被称作巴陵县,在南方地区曾有很高的声望。
虽然没有依靠湘江的绿水,却能够像长官那样清正廉洁。
君山的月亮在笛声中显得寒冷,夏天的晴日让船帆变得轻盈。
五言诗句有很多佳作,但是杜甫和颜真卿的诗名有所减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巴陵县:古代县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2.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地区。3. 湘水绿:指湘江之水,借指湖南一带。4. 君山: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5. 夏浦:夏天河边的渡口。6. 五言:此处指五言诗。7. 颜杜:指颜延之和杜甫两位著名诗人。
去完善
赏析
《送翁诚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巴陵县送别友人翁诚之的场景。开篇两句点明了巴陵县在南方地区的地位以及翁诚之的身份。接下来两句,诗人以湘江之水清澈为例,赞美翁诚之的高尚品质。中间两联分别描绘了笛声悠扬、月色如银和船帆轻扬、晴空万里的画面,为送别增添了几分诗意。结尾两句则指出翁诚之的五言诗写得非常好,甚至可以与颜、杜(指颜真卿、杜甫)这两位著名的诗人相比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诗词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翁诚之》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民间疾苦,民族矛盾激化。
徐照作为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深深影响了他的作品风格。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从而在诗歌中表达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爱之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频仍。徐照作为一名文人,他深知国家的困境和百姓的苦难,因此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