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翁卷至

标题包含
喜翁卷至
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 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 高情天外远,暑气竹间无。 浅井瓦瓶汲,低床桃簟铺。 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 困睡抛书册,悲吟缺玉壶。 浮生如梦幻,世事任凫卢。 但得过从乐,无嫌此地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敞开衣襟坐在岩石上,宁静的氛围仿佛超脱尘世。 悠闲地观望庭院里飞鸟啄食果实,荷花却在潮湿的岸边蔓延生长。 高尚的情操在远方悠然自得,而夏日的炎热则在竹林中消失无踪。 从破旧的瓦罐中取水饮用,以桃子叶为席,随意摊放在地上。 江边的声音回荡在空荡的庭院里,而烧焦的影子则映照着那筑巢的小鸟。 疲惫时抛开书本小憩,哀伤地吟唱诗曲却无人聆听。 人生的梦幻转瞬即逝,世间的事务只让鸭子和水獭去忙碌。 只要我们在这里共享欢乐,就没有什么可以拘束我们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喜翁卷至:形容喜悦的心情如同有贵宾莅临。 2. 开裳:敞开衣裳,表示轻松随意的状态。 3. 岩石:这里指山间的石头。 4. 静僻胜尘区:安静的偏僻地方胜过繁华的尘世。 5. 禽落闲庭果:鸟落在院子里的果树上。 6. 荷侵湿岸蒲:荷花蔓延到岸边的水草区域。 7. 高情天外远:高尚的情操如同天空般高远。 8. 暑气竹间无:竹林里没有炎热的感觉。 9. 浅井瓦瓶汲:用瓦瓶从小水井里取水。 10. 低床桃簟铺:床上铺着柔软的桃色席子。 11. 江声空槛树:江水声回荡在空旷的庭院里。 12. 烧影照巢乌: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乌鸦的巢穴上。 13. 困睡抛书册:疲倦的时候将书扔在一边睡觉。 14. 悲吟缺玉壶:悲伤地吟咏,缺少了玉制的酒壶。 15. 浮生如梦幻:人生如同梦境一般虚幻。 16. 世事任凫卢:任由世事如同鸭子游泳一样自然发展。 17. 但得过从乐:只要过得快乐就行。 18. 无嫌此地迂:不嫌弃这个地方偏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惬意的夏日山居图景,通过对景物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向往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的态度和超脱世俗的心境。诗中“开裳坐岩石,静僻胜尘区”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在山间的情景,表现了他对这种清静环境的喜爱。接下来,诗人通过“禽落闲庭果,荷侵湿岸蒲”等诗句,展现了夏日山间的美景,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此外,诗中还以“江声空槛树,烧影照巢乌”等诗句,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与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度时光,体现了他与世无争的心态。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翁卷至》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见于《四库全书·江湖小集》。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89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中原沦陷,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朽,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抒发爱国情怀,期望恢复中原,重整山河。 徐照,字灵晖,原籍浙江温州人,曾游学临安(今杭州),以博学多才而闻名。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社会里,他的人生并不如意。尽管他的才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他的功名之路却坎坷曲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中举。这使得他在社会上地位较低,生活也较为艰辛。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徐照的这首《喜翁卷至》表达了对好友翁卷来访的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徐照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在面对国家衰亡、个人命运的无奈时,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