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仙姑旧居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题句君应识,君诗亦自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处何地那山洞,江边自在观云行。
既然已经通了仙籍,何须劳烦赐名号。
红色的窗帘映着阳光,寺庙的钟声渐渐消散。
写出这样的诗句你应该明白,你的诗歌也很清新脱俗。
去完善
释义
《题何仙姑旧居》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题何仙姑旧居:为何仙姑故居所题的诗。
2. 身居何处洞:指何仙姑的住处位于一处神秘的洞穴中。
3. 潇岸看云行:在潇江岸上看云卷云舒,形容宁静悠闲的生活。
4. 既已通仙籍:已经列入仙人的名册,意味着成仙。
5. 奚烦赠道名:不必麻烦别人给自己取道号。
6. 幌红花日影:阳光透过红花,日影斑驳。
7. 香断寺钟声:寺庙里的钟声渐渐消逝。
8. 题句君应识:您应该明白这首诗的主题。
9. 君诗亦自清:您的诗句也具有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赏析
《题何仙姑旧居》是一首描绘仙境和仙人生活的古诗,以赞美仙境的清幽与仙人高洁的情操为主题。诗中的“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描绘了仙人居住的地方——一个静谧、优美的山间仙境,此处云雾缭绕,景色秀美;“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表明仙人已经具备了超凡脱俗的气质,无需再为成仙而辛苦修炼;“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则通过具体景物描绘出仙境的美妙氛围,令人向往不已。最后一句“题句君应识,君诗亦自清”则是诗人告诫读者,要了解仙人所在之处的美好境界,应该珍惜并传承诗歌的美好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何仙姑旧居》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在这个时期,徐照的个人生活经历也十分坎坷。他出身贫寒,经历了战乱和贫困的磨砺,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切。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内部政治腐败,外患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时代背景对徐照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