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单丙文画像

标题包含
题单丙文画像
几年无字学,宋代出王钟。 钩锁全遗力,锥沙不露锋。 神明还旧观,时辈获稀逢。 点曳连烟雾,崩腾动凤龙。 势成期险峻,意造绝纤秾。 八法因知永,三分可问踪。 丰多寻圣病,求务废眠饔。 若匪蒙提耳,终难免击胸。 道玄令自悟,恩大报无从。 新砚传沅石,寒煤扫岳松。 缺碑年号在,古器土泥重。 注分元非浅,舒情似独隆。 租人脂晓辖,离馆听秋蛩。 贾岛铜为像,平原绣作容。 简编流越海,魂梦历蛮峰。 先喜趋朝日,应须领戟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近年来没怎么学习书法,宋朝出了个王羲之。 笔画勾勒可见功力,藏锋显得质朴不张扬。 展现出古人的风度,后代难得一遇。 字如烟雾般灵动,又如山龙般跃动。 笔势要雄奇险峻,笔意自然独特。 掌握了这八种方法,三分的成绩可以追求。 追求丰富必然有过失,勤奋也会废寝忘食。 如果不虚心接受指导,到头来难免自己捶胸。 道理需要自己去领悟,恩情难以回报。 新的砚台传自湖南,墨条是用松烟制成。 石碑上的年份仍在,古老的器具藏在泥土中。 注释的字义并不简单,舒展情感好似独特。 为了生计早起晚睡,离别的场馆听见秋天的蟋蟀声。 贾岛的铜像还在,平原的绣像依旧美丽。 书本流传到海外,梦中穿越了高山。 先享受努力的日子,应该会有得力助手陪同。
去完善
释义
《题单丙文画像》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题单丙文画像:标题,为画作写题记,内容为描述画家单丙文的技艺及所画作品的特点。 2. 几年无字学:几年间没有学习书法。 3. 宋代出王钟:宋代出现了王钟这样的书法家。 4. 钩锁全遗力:形容书法作品紧密联系,展现出深厚的功力。 5. 锥沙不露锋:比喻笔法精湛,锋芒不露。 6. 神明还旧观:神明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 7. 时辈获稀逢:时下的书法家很难达到这种境界。 8. 点曳连烟雾:笔迹如同烟雾般轻盈连贯。 9. 崩腾动凤龙:笔画气势磅礴,如凤凰、龙腾跃一般。 10. 势成期险峻:布局追求险峻之美。 11. 意造绝纤秾:意境独特,不拘一格。 12. 八法因知永:掌握书法的八大法则。 13. 三分可问踪:巧妙地运用书法的三分法。 14. 丰多寻圣病:深入研究古代名家的书法特点。 15. 求务废眠饔:全身心投入到书法学习中。 16. 若匪蒙提耳:如果没有受到指点,难免会犯错。 17. 道玄令自悟:以道家思想指导自我领悟。 18. 恩大报无从:无法回报老师的恩情。 19. 新砚传沅石:使用产自沅江的石砚。 20. 寒煤扫岳松:以寒冷天气采集的松烟制作墨。 21. 缺碑年号在:可见古迹中尚有残破的碑刻。 22. 古器土泥重:古老的器物受泥土覆盖而显得沉重。 23. 注分元非浅:知识点丰富,见解深刻。 24. 舒情似独隆:抒发情感的方式独具特色。 25. 租人脂晓辖:描写人物早晨起身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26. 离馆听秋蛩:离开书房,倾听秋天的蟋蟀鸣叫。 27. 贾岛铜为像:贾岛的铜像栩栩如生。 28. 平原绣作容:描绘平原公子的人物肖像。 29. 简编流越海:著作流传至遥远的海域。 30. 魂梦历蛮峰:精神世界超越了地域限制。 31. 先喜趋朝日:期待有朝一日能受到朝廷的重视。 32. 应须领戟僮:预想未来会有随从侍卫伴随左右。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画家单丙文的古诗,主要描绘了单丙文的绘画技艺和艺术风格。诗人通过对单丙文画像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绘画技艺的赞赏和对他的敬仰之情。 "几年无字学,宋代出王钟",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的成长历程,他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宋代的一位杰出的画家。 "钩锁全遗力,锥沙不露锋",这两句诗赞美了单丙文的绘画技巧,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技法娴熟,给人一种不露锋芒的感觉。 "神明还旧观,时辈获稀逢",这两句诗描绘了单丙文的绘画风格,他的作品具有神明的灵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他与时代潮流的格格不入。 "点曳连烟雾,崩腾动凤龙",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单丙文画作中的场景,画面中的元素如同烟雾般弥漫,充满动感,给人以视觉冲击。 "势成期险峻,意造绝纤秾",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的画作中蕴含的气势和意境,他的画作充满了力量和气势,同时又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才华。 "八法因知永,三分可问踪",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单丙文绘画技艺的赞美,他的画作完美地运用了"八法",让人对他的技艺叹为观止。 "丰多寻圣病,求务废眠饔",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他不断探索、追求完美,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若匪蒙提耳,终难免击胸",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单丙文成长的期许,希望他能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道玄令自悟,恩大报无从",这两句诗表现了单丙文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境界,他希望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领悟,但却觉得自己无法回报那些给予他帮助的人。 "新砚传沅石,寒煤扫岳松",这两句诗描绘了单丙文的创作环境,他使用新鲜的砚台和寒冷的煤块进行创作,表现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缺碑年号在,古器土泥重",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画作中的元素,画面中有古老的碑刻和器物,这些元素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感。 "注分元非浅,舒情似独隆",这两句诗赞美了单丙文画作中的情感表现,他的画作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情感表达深沉而独特。 "租人脂晓辖,离馆听秋蛩",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的生活状态,他在租来的房子里辛勤创作,倾听着秋天的蟋蟀声,表现出他的孤独和坚韧。 "贾岛铜为像,平原绣作容",这两句诗表达了单丙文对古代艺术家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像贾岛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简编流越海,魂梦历蛮峰",这两句诗描述了单丙文的创作历程,他的画作流传到海外,他的灵魂在梦中穿越了千山万水,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先喜趋朝日,应须领戟僮",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单丙文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单丙文画像》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见于《四库全书·青藤集》。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后期(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此时徐照年少成名,本有望一展鸿图,但后因战乱和世道艰辛,被迫放弃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期,他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唱和。徐照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在同时间段内,徐照生活的时代背景有诸多特征:南宋偏安江南,政治上腐败无能;经济上虽有一些恢复,但仍困难重重;文化上则相对繁荣,出现了诸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一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徐照选择了与世俗抗争,独善其身,通过笔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