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陶贞白故居

标题包含
题陶贞白故居
征君上天后,有屋在松根。 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 居山称宰相,隔代绝儿孙。 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从那位隐士登上天界后, 留下一间房屋坐落在松根边。 一块神奇的祭坛石头,如今成了寺庙的大门。 这位山中宰相已经离开很久了, 他的后代也已断绝踪迹。 那篇由太傅撰写的新记述,如今也已消失不见。
去完善
释义
1. 征君:指被朝廷征召的隐士。这里指陶贞白。 2. 天上:指朝廷。 3. 松根:松树根部,这里形容房屋地处偏僻。 4. 仙坛石:仙人修炼过的石头。 5. 僧寺:和尚庙。 6. 宰相:指担任相职的人,这里用来赞美陶贞白高尚的品质。 7. 隔代:指后代断绝。 8. 太傅: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自己。 9. 记:碑文。
去完善
赏析
《题陶贞白故居》这首诗歌是通过对古人故居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隐逸之士的风貌和崇尚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人借助于想象与描述,传达了对古代名士的仰慕之情,以及时光流逝、世事沧桑之感。 首句“征君上天后”,意味着那位隐居于世的智者已离世升天。然而他的住宅依然屹立在青松之下,象征着这位隐士超脱尘世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一片仙坛石,却当僧寺门”,进一步展示了这位古人遗留下的痕迹。这一片留有仙人足迹的石块,虽然经历了几度风雨,却依然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第四句“居山称宰相”,体现了这位隐士身处山林,胸怀治国之道,但又不肯涉足官场的高尚情操。他虽然无儿无女,却将自己的学识传承后世,“隔代绝儿孙”一句传达了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文化传承精神。 最后两句“太傅新为记,今来亦不存”,表明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显赫名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终将逐渐消逝。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更替、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崇,同时也体会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当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陶贞白故居》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期,正值宋金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在这一特殊时期,诗人徐照经历了人生诸多坎坷。他身为南宋文人,一生奔波劳碌,屡试不第,四处游历。虽然仕途不顺,但徐照在游历中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加深了对民间疾苦的了解,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题陶贞白故居》中,徐照通过描绘陶渊明故居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其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这一典故,抒发自己身处乱世、抱负难展的感慨。这首古诗充分体现了徐照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和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