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文渊赴省试
永州官满后,借屋静中居。
两岁不参部,一心惟读书。
孤经期榜首,行日离春初。
即有杏花宴,题诗众弗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永州任职期满后,我借了一间屋子安静地居住。
这两年来我都没有去参拜部门,一心一意只读诗书。
在这个春天伊始,我的仕途蒸蒸日上,接连几次都位居榜首。
有一次参加杏花盛宴,我即兴题诗,众人都不及我。
去完善
释义
永州:位于湖南的古城;
官满:指官员任期已满;
借屋:暂时借用他人的房屋;
静中居:在安静的环境中居住;
两岁:两年;
参部:古代指地方官到中央部门述职;
一心:全心全意;
期榜:科举考试的名次;
行日:出发的那一天;
春初:春天的初期;
杏花宴:科举放榜后的宴会;
题诗:写诗;
众弗如:大家都比不上。
去完善
赏析
《送徐文渊赴省试》是一首描绘文人墨客的诗篇。在这首诗中,徐照以永州、借屋、两岁、一心、孤期、春初等词语,展现了徐文渊的才华横溢和学问深厚。同时,通过描述他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表达了对他取得佳绩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徐文渊赴省试》是南宋诗人徐照所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已近百年,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权相对稳定。然而金国屡次南侵,边事紧张,民族矛盾依然尖锐。
徐照是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贫病交加,以卖草药为生。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他在临安过着清苦的生活,然而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和纯洁的心地。他与好友徐文渊交情深厚,在徐文渊赴省试之际,徐照将心中的期许、鼓励以及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化作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渴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的心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的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进入官场的途径,许多贫寒士子希望通过科考入仕,以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友人成功及建功立业的美好祝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