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徐一之

标题包含
挽徐一之
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 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隠居。 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 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一生中白白地献上了诗篇,却无法像司马相如那样受到赏识。 在这个繁荣的时代里没有遗漏任何一位有才的人,所以他们都在深山中隐居。 僧人传播着诗人的故事,鸟儿在墓碑旁的树林里筑巢。 兄弟之间的感情仍然深切,因此他们决定用一块碑来表达这份情谊。
去完善
释义
1. 生平:指整个人生历程或一生中。 2. 空献赋:指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3. 不得似相如:无法与古代才子相比如司马相如。 4. 圣代: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5. 遗逸:指避世隐居的人。 6. 深溪:指深山幽谷。 7. 僧传诗藁:指僧人传播诗歌手稿。 8. 鸟宿墓林:形容墓地周围的寂静。 9. 有弟情还切:表示对弟弟的感情依然深切。 10. 碑将谏笔书:用擅长劝谏的笔书写墓碑。
去完善
赏析
《挽徐一之》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与惋惜之情及对其才情的赞美之作。诗歌以“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开篇,徐照一生虽空有才情却未能得到世人认可,这与其同时代的司马相如相比,显得过于落寞。次句的“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隠居”则讲述了在圣明的时代下,仍有徐照这样的遗贤隐居于深溪之中。 第三联“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展现了徐照离世后的景象,诗人用“僧传诗藁”和“鸟宿墓林”描绘出一幅寂静且富有哲理的画面,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尾联“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中,作者提到徐照的兄弟情深,在他离去后,用那善于劝谏的手笔为兄长写下一篇墓碑铭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徐一之》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词。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初年。 此时,徐照已经步入晚年,人生经历丰富,辗转各地,见识了社会的繁华与衰落。而在这个时代,宋金之间的战乱使国家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徐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徐一之的离世令徐照悲痛不已,他在诗中以真挚的感情悼念这位知己。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往事,表达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