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小竖驱牛羊,日照山下道。
山翁家业贫,青松不得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男孩赶着牛羊,阳光洒在山路间。
山中的老人家很贫穷,无法让松树茁壮成长。
去完善
释义
【小竖】指小男孩;仆役少年。
【驱牛羊】驱赶牛群和羊群。
【日照】山东日照市。
【山翁】泛指山里隐居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山中吟》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描绘山间生活的诗歌。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特见解。
首句“小竖驱牛羊,日照山下道”描绘了在山间小道上,儿童驱赶着牛羊的景象。阳光照射在山下的小路上,显得格外明亮。这一画面展现了山间生活的朴实和自然,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山翁家业贫,青松不得老”则揭示了山间生活的不易。山翁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依然坚韧不拔,努力维持生计。这里的“青松不得老”并非指松树真的无法变老,而是象征着山翁精神的顽强和坚定。通过这一句,作者表达了对贫困生活中的坚韧精神的赞美和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吟》是南宋著名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189年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正值金国与南宋和战之际。在这段时间里,徐照作为一位隐逸的文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常常游历名山大川,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徐照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南宋王朝需要对抗北方的金国,另一方面,国内的政治斗争也使得国家陷入困境。然而,徐照并未受到这些纷扰的影响,他在山中学者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徐照的诗风淡雅,语言质朴,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在他的笔下,山林、溪水、石径等自然景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崇尚,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