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王大夫

标题包含
挽王大夫
两任身为郡,里中如不知。 民归清浄化,家似困穷时。 秦木凄秋韵,湘云结暮姿。 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作为两个地区的领导人,居民们都不知道。 人民向往清静平和的环境,家庭生活看似困苦的时候。 陕西的树木带着秋天的哀伤,湖南的云彩低垂宛如黄昏。 如果没有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榜样,怎么能让后人思念呢?
去完善
释义
1. 任:担任职务的年限,这里指王大夫任职的两个任期。 2.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王大夫所在的地区。 3. 里中:指家乡或邻里之间。 4. 清浄化:指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5. 秦木:指陕西省一带的古树,这里用来象征秋天的景色。 6. 湘云:湖南省境内的云彩,这里用来形容傍晚的天空。 7. 遗爱:指古人留下的美好品德和行为。 8. 后人思:后世的人怀念他。
去完善
赏析
《挽王大夫》是一首悼念诗,作者通过对逝者生前的作为以及民间的反映,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两任身为郡,里中如不知”:这两句表明了逝者生前在两个地方担任过郡守职务,但他的品德和才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了解。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惋惜,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不重视。 “民归清浄化,家似困穷时”:这两句讲述了逝者在职期间,通过清廉的政治行为使百姓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但他的家庭却显得十分贫困。这说明逝者一心为民,无暇顾及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秦木凄秋韵,湘云结暮姿”:这两句描绘了秋天萧条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绪。这里以“秦木”和“湘云”作为象征,暗示逝者已经离世,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哀思。 “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最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疑问,表达了如果没有逝者在任期间的恩泽遗留,那么人们又怎么会去思念他呢?这里点明了主题,强调了逝者生前的贡献和他受人敬仰的原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王大夫》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悼亡诗。徐照生活在南宋晚期,约公元1190年至1261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战乱频繁。而徐照的人生经历也比较坎坷,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后来逐渐成名。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取得理想的功名。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对社会的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徐照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和民众的疾苦是他经常关注的话题。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悼念友人的诗作《挽王大夫》。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