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入湘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入湘二首 其一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 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 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踏入湖南没有污染的水源,天空也同情忠诚的大臣。 在水下暗暗结成龙鱼的气息,香气飘散如同春天里的兰花和杜若。 大声吟咏时才会有思考,静静地观望却突然感到伤心。 船上有许多渔夫,应该没有像过去的人一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入湘:指进入湘江地区,这里暗含屈原投江的传说。 2. 浊水:指污浊的水,比喻世俗的纷扰。 3. 悯:哀怜,同情。 4. 忠臣:忠诚的大臣,这里指屈原。 5. 阴结:指阴气凝结。 6. 鱼龙气:形容水中的鱼类和龙类生物的气息,这里象征湘江的水。 7. 兰杜春:指春天兰花和杜若盛开的景象,这里象征美好的事物。 8. 高吟:高声吟诵。 9. 方有思:才有所感悟。 10. 静望:静静地观望。 11. 忽伤神:突然感到伤心。 12. 渔父:捕鱼的人。 13. 似昔人:像过去的人一样。
去完善
赏析
《入湘二首 其一》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入湘的所见所感。诗句“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传达出诗人来到湖南时感受到的一种清新洁净的氛围,同时体现了天地间对忠诚之人的同情与怜悯。 紧接着,“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描述了诗人在湖南时观察到的自然景象,其中“鱼龙气”暗示了湖湘一带水乡的特点,而“兰杜春”则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随后,“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表现了诗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好之中,发出深沉的感慨。在诗人的想象中,江面的渔父似乎并没有昔日熟悉的面孔,也许这是诗人对他所处时代的隐喻,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忧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入湘二首 其一》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初期。这一时期,由于金兵的侵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个特殊时期,徐照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家境贫寒,成年后曾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后来,他在湖南一带游历,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然而,在文学领域,却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如陆游、杨万里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朴实,深受人们喜爱。徐照的诗歌创作也受到这些诗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