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平乐

标题包含
清平乐
绿围红绕。 一枕屏山晓。 怪得今朝偏起早。 笑道牡丹开了。 迎人卷上珠帘,小螺未拂眉尖。 贪教玉笼鹦鹉,杨花飞满妆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周环绕着绿色和红色。 在枕头与屏风之间,清晨来临。 奇怪的是今天我醒得格外早。 笑着说:“牡丹花开了。” 欢迎人们卷起珍珠门帘,修整一下她的小螺眉。 因为教育笼子里的鹦鹉而忘记梳理眉毛,杨花在她的梳妆台上飘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绿围红绕:形容周围环境绿意盎然,红色点缀其间。 2. 一枕屏山晓:指清晨醒来,看着窗外的景色。 3. 怪得今朝偏起早:因为某事而意外地提早起床。 4. 牡丹开了:指牡丹花开了,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5. 卷上珠帘:指卷起窗帘,露出窗户。 6. 小螺未拂眉尖:形容女子的眉毛还未描画。 7. 贪教玉笼鹦鹉:比喻女子希望别人看到她美丽的容颜。 8. 杨花飞满妆奁:形容春天到来时,杨花飞舞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清平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图景。首句“绿围红绕”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天的氛围,同时也为后面的情景做铺垫。“一枕屏山晓”则点明了时间,是在一个春日的早晨。 接下来的“怪得今朝偏起早,笑道牡丹开了”两句用对话的方式展现了人物形象和情感。主人公因为看到盛开的牡丹花而激动不已,早早起床迎接这美好的春光。这里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下阕中的“迎人卷上珠帘,小螺未拂眉尖”则是通过细节描绘,展示了主人公的形象和生活场景。她卷起珠帘,似乎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而她的眉毛还没有画好,显得有些慵懒,却又透露出生活的闲适。 最后两句“贪教玉笼鹦鹉,杨花飞满妆奁”则是通过对鹦鹉和小螺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鹦鹉贪玩,使得妆奁上的杨花飘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情趣。 总的来说,《清平乐》这首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日图景,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归隐生活。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公元1127年-1279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的分裂状态,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徐照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在他的青年时期,恰逢金朝入侵,家国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照逐渐认识到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开始关心政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尽管身处乱世,但徐照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相信国家的未来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来引领。因此,他选择隐居山林,潜心研究学问,培养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国家治理之道。 在《清平乐》一词中,徐照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他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心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