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畏虎

标题包含
畏虎
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 主人畏客来,有甚虎与罴。 彼此情不安,逢迎反忧悲。 我爱田上翁,面有无求姿。 不怨春作苦,联以岁晚期。 藜藿如羊枣,豆粟兼晨炊。 西风作霜晴,晓寒起呼儿。 大儿收橡实,小儿拾松枝。 无求当自求,勿用他人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豪门无恶兽,为何还徘徊? 主人怕客人,哪来虎和熊? 大家心难安,迎来送往愁。 我敬田野翁,坦然无欲求。 不畏春日苦,期待好年成。 素食像羔羊,豆子是早餐。 秋风吹霜降,清晨寒冷叫儿起。 大儿子收橡果,小儿子捡松枝。 自给自足求安稳,不需依赖他人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侯门:指权贵人家。 2. 罴虎:指熊,这里泛指猛兽。 3. 趑趄:形容行走困难,犹豫不决。 4. 有甚:有什么。 5. 田上翁:田野里的老人。 6. 无求:无所求。 7. 藜藿:指野菜。 8. 羊枣:山楂。 9. 豆粟:豆子和高粱米。 10. 期:期待。 11. 西风:秋风。 12. 霜晴:秋霜后的晴天。 13. 呼儿:叫儿子。 14. 橡实:橡树的果实。
去完善
赏析
《畏虎》是南宋诗人徐照所创作的诗词作品。本诗通过对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首联中“侯门无罴虎,进者何趑趄”,意味着即使在高贵的府邸中,也存在着危险的虎狼之辈,使得访客畏缩不前。颔联“主人畏客来,有甚虎与罴”则讽刺了主人为求安宁而害怕客人来访的行为。接下来的“彼此情不安,逢迎反忧悲”,表现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在面对这种状况时都感到不安和忧虑。 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描绘充满了向往之情。在颈联和尾联中,他赞美了田间耕作的百姓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同时对于秋风凛冽中的农作物成熟以及孩子们采摘橡果、松树枝条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这表达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对自由和平淡的乡村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畏虎》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当时的社会政治氛围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依然存在。 徐照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放弃功名,开始游历四方。在游历的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另一位著名诗人翁卷。两人在诗歌创作上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永嘉四灵”这一诗派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对文学艺术的重视程度较高,尤其是在诗歌方面。许多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在这种背景下,徐照创作了这首《畏虎》,以此表达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