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赵紫芝
一别一百日,无书直至今。
几回成夜梦,犹自废秋吟。
小雪衣犹绤,荒年米似金。
知音人亦有,谁若尔知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一百天,没有书信直至今日。
多少次梦见相聚,醒来却只剩叹息。
秋天到了,米粒珍贵如黄金,而你依然不见踪迹。
懂得的人固然存在,谁能像你这般了解我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一别一百日,无书直至今”,表达了与赵紫芝分离之久,以至于已经一百天没有收到她的来信了。虽然只是简单的陈述事实,但已能读出诗人对赵紫芝的深深思念之情。
颔联“几回成夜梦,犹自废秋吟”,是诗人表达自己对赵紫芝的牵挂之深,以至于在梦中多次与她相见,然而醒来却仍无法见到她,只能荒废了自己原本的诗歌创作。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情感。
颈联“小雪衣犹绤,荒年米似金”,描述了冬天的寒冷和小雪的季节特性,以及荒年粮食的珍贵,暗示着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坚守着对赵紫芝的思念之情。
尾联“知音人亦有,谁若尔知心”,则是对赵紫芝的赞美,表示虽然知音难觅,但是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比赵紫芝更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了诗人对她深深的依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赵紫芝》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怀念故人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0年左右,正处于南宋时期。
在这一时期,徐照经历了人生的不幸和动荡。他与好友赵紫芝(即赵师秀)关系甚密,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然而,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他们不得不分离。徐照在远离故乡的地方过着漂泊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赵紫芝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这一时期的南宋,政治局势紧张,金兵南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忧虑。徐照在这样的背景下,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