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岳僧房

标题包含
题岳僧房
夏腊高于众,音容亦未衰。 终经迎客晚,煮药任僮饥。 苔上抛生石,猿惊挂衲枝。 山高九千丈,百事不曾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夏天结束后的腊月间,诗人容颜依旧年轻。尽管接待客人会到很晚,但还是会为孩子们准备的草药而让仆人挨饿。青苔上的石头是天然生成的,不时会有猴子惊讶地悬挂在僧侣们穿的袍子上。这山有九千丈高,但诗人的心智是那么的清净,没有沾染尘世的一切琐事。
去完善
释义
1. 夏腊:夏历十二月。这里指夏季。 2. 音容:声音和容貌。这里是说僧人的声望高。 3. 终经:最终经过。 4. 迎客晚:傍晚时分迎接客人。 5. 煮药:熬制中药。 6. 任僮饥:任由小童挨饿。 7. 抛生石:把石头扔出去生火。 8. 挂衲枝:挂在树枝上的僧衣。 9. 九千丈:形容山很高。 10. 不曾知:不了解。
去完善
赏析
《题岳僧房》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诗句描绘了一位高僧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首联通过“夏腊高于众,音容亦未衰”表现出这位僧人德高望重的地位和他精神矍铄的形象。颔联则描绘了他迎接客人时的晚景,以及任凭僮仆饥肠辘辘也要完成制药重任的高尚品质。颈联中的“苔上抛生石,猿惊挂衲枝”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了这位僧人居住的环境是远离尘嚣的深山古刹。尾联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山峰的高峻,同时暗示这位高僧已经抛弃了一切世俗的烦恼,达到了心灵的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这位高僧高尚品格和脱俗生活的敬仰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岳僧房》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中期。徐照,字道晖,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是永嘉四灵之一。他性格孤傲,淡于名利,一生未仕,以诗为乐,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当时正值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中原地区沦陷,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非常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希望通过改革政治、兴修水利、发展经济等手段实现国家的振兴。然而,徐照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寄情山水,将自己的才情倾注于诗歌之中。 这首诗描绘了徐照在山中拜访一位僧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林的幽静和僧人的恬淡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和高洁的品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