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南曲

标题包含
江南曲
络纬催寒断梦头,不眠双泪枕边流。 屏风莫展江南画,寸地能生千里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网络催促着冷风打破梦境,失眠的人眼泪沾满了枕头。不要展开那描绘江南风光的画屏,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千里的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络纬:昆虫名,即莎鸡,俗称纺织娘,此处为借物抒情的写法。 2. 断梦头:中断梦境。 3. 不眠:失眠。 4. 双泪:指因哀伤而流的眼泪。 5. 屏风:一种可以折叠或折叠的大型书画。 6. 莫展:不要展示。 7. 江南画:描绘江南水乡风景的画。 8. 寸地:极小的面积。 9. 千里愁:形容愁思之深。
去完善
赏析
《江南曲》是南宋诗人徐照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作。首句“络纬催寒断梦头”中的“络纬”是一种昆虫,鸣声如纺织声,这里用络纬的叫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这个时节的心情。而“断梦头”则是指梦境被打破,无法再入睡。因此,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来临,伴随着络纬的鸣叫,让诗人的梦境破碎,无法入睡。 第二句“不眠双泪枕边流”写出了诗人在失眠之际,心中的哀伤之情。这种哀伤可能来自于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也可能是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这句诗通过“不眠”和“双泪”两个词语,生动地展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第三句“屏风莫展江南画”中的“屏风”指的是床前的屏风,“江南画”则是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画作。这句诗的意思是:请不要在屏风上展开那幅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画,因为这会让我更加想念遥远的家乡。这里的“莫展”一词表达了诗人不愿看到这幅画的情感,因为他害怕画中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会引发他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一句“寸地能生千里愁”中的“寸地”指的是屏风上的小小空间,而“千里愁”则是指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屏风上的空间很小,但它却能引发我对家乡千里的思念。这里以“寸地”和“千里愁”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深切和强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曲》是南宋诗人徐照所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民间生活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徐照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期,他曾在仕途上努力过,但由于时局混乱,未能如愿以偿。因此,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以表达自己对江南水乡风光的赞美和对民间生活的关注。 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腐败,江南地区的人民生活困苦,农田荒废,水利失修。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徐照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捕捉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与顽强。他用简洁的诗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如“春水初生牛背阔,新秧才插鹁鸪飞”;同时也揭示了民间生活的困境,如“荒村处处掩农扉,禽鸟依人啄径泥”。 总之,《江南曲》是在南宋末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由徐照这位具有丰富人生经历和深厚同情心的诗人创作的。这首诗既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宁静,又揭示了民间生活的艰辛与顽强,展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和人民的深深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