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浯溪

标题包含
题浯溪
知是漫郎宅,舟中闻寺钟。 小溪通正港,高石叠群峰。 绿木成春荫,荒台见古踪。 唐碑三十本,独免野苔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们知道这是漫郎的住宅,在船上就能听到寺庙的钟声。 一条小溪通往主要的港口,高大的石头堆叠着如同山峰。 春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荒废的台上可以看见古代的遗迹。 这里有三十座唐朝的碑刻,只有它们没有被野生的青苔覆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漫郎:即指唐代文学家元结,字次山,自号漫郎。 2. 浯溪: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境内,是元结的故居。 3. 小溪:指浯溪之水。 4. 正港:指浯溪之水流汇入湘江之处。 5. 高石:指元结所命名的峿石,亦称峿台。 6. 绿木:指春季生长茂盛的绿色树木。 7. 荒台:指峿台。 8. 唐碑:指唐朝时期立于浯溪的碑刻。 9. 野苔:指生长在石头、树干上的植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漫游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一处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联写诗人得知这是漫郎的故居,听到船上的钟声,为下文铺垫;颔联描述了周围的环境,小溪通向正港,高石叠起形成群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颈联通过绿色的树木和春天的阴影,以及荒凉的台子上的古代痕迹,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尾联则提到有30块唐代的石碑,只有这块没有被野苔覆盖,暗示着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岁月的感慨。全诗情景交融,寓意深远,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浯溪》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06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国家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然而,在这个时期,诗人们的艺术才华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的诗歌作品富有哲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徐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对国家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首《题浯溪》中,徐照以浯溪为题,描绘了浯溪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徐照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